与昌乐有关的成语典故

潍坊晚报 2019-01-20 11:31 大字

□郝际文

“危在旦夕”

危在旦夕是发生在昌乐宝都街道、且与孔融有关的成语。

在东汉末年(公元190年),孔融出任北海国相,人称“孔北海”。那时北海国下辖18个县,涵盖今天的潍坊市境域以及莱州市西部。说来这北海国的国都位于剧县,就在今天的昌乐县宝都街道高家河、戴家庄一带。

当时的北海国,是黄巾军起义闹的最凶的地方。孔融作为这里的地方行政官,出兵屯驻都昌,结果被黄巾军的管亥部包围。孔融见突围无望,形势危急,只好请东莱人(今龙口市)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太史慈见到刘备后,说:“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见《后汉书·孔融传》)。

那时,刘备和孔融虽为同级干部,但刘备出道不久,名气还不大。而孔融作为“建安七子”之首,早已名满天下。见到孔融有求于自己,刘备很是吃惊:“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于是,刘备“遂遣兵三千救之。贼乃散走”。

这也是《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的故事。同时,这个故事也留下了“危在旦夕”这句成语。

“扪虱而谈”

“扪虱而谈”这句成语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了,该典故的主人翁是被称为“将相群中第一流将相”的昌乐宝都人王猛。

王猛,字景略,生于公元325年,北海郡剧县(今昌乐县宝都街道,县治在该街道的高家河、戴家庄一带)人,是十六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王猛出身贫寒,曾以卖畚箕为业。但他“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公元354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北伐,驻军灞上。此时的王猛,只是一个寒士,他听到消息,身穿麻布短衣到桓温的大营求见,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摸寻身上的虱子,一面纵论天下大事,滔滔不绝。他的见解和神态让桓温感受到他的非同凡响。

后来,王猛被网罗贤才的苻坚重用,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他成就的伟业,连同他的“扪虱而谈”典故流传下来。

自此,在许多文人雅士那里,扪虱反而是一件风雅的举止,扪虱而谈也成为言谈不凡、态度从容不迫、无所畏忌的代名词。

“东阁待贤”

“东阁待贤”的成语典故,则与出生于现宝都街道的布衣丞相公孙弘有关。

公孙弘,字季,西汉柳泉国人。这柳泉国属于侯国,在今宝都街道南流泉村和北流泉村。这里三面环水,绿柳绕岸,因此被称为“柳泉”。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就把“柳泉”改为“弘陆”,以纪念公孙弘。后人取源远流长之意,又改名为“流泉”。

公孙弘年轻时曾为狱吏,后因犯错而被免职。他40多岁开始潜心研究《春秋公羊传》。汉武帝时,63岁的公孙弘被任命为丞相。据史料记载,公孙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但他却身穿布衣、食不重肉,因此称为“布衣丞相”。

公孙弘为官清廉,深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广招贤才,他在自家庭院的东边建房舍,招才引智,吸纳各地有才能的人,让他们为国出谋尽力。他用自己的俸禄,供给这些有才能的人,以至于自己家无余财。这就是“东阁待贤”的来源。

“不食周粟”

“不食周粟”说的是伯夷、叔齐兄弟俩儿的故事,出自《史记·伯夷列传》。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位于今河北东部)国君之子。父亲临终前让叔齐“接班”,但叔齐却让伯夷做国君。俩人让来让去,索性一块儿离家出走,一起投奔西伯昌(即周文王)。

西伯昌去世,周武王继位后,便开始了讨伐商纣王的事业。当周武王的大军开拔到今河南孟津一带时,伯夷、叔齐骑马赶去,建议停止对商纣王的动武,并批评周武王此举是不孝不义。周武王的手下立马拔剑要杀他俩,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说:“这俩人是有义之人。”

商朝灭亡,天下归为周朝后,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一件可耻之事。于是,哥俩一路向东,来到了今属昌乐县宝都街道的丹水河畔,那时属东夷之地。在这里,兄弟俩儿下定决心,不食周粟。他俩靠吃这种草本植物的种子为生。

后来,丹河附近的一位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是你们采食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呀!”于是,他们就连野菜也不吃了。后来,他们来到在今昌乐县城东八九里地的首阳山上隐居了下来。最终,哥俩儿饿死在首阳山。

现在,在首阳山上仍留有“夷齐祠”,以赞颂他们的品格气节和精神美德。

新闻推荐

一把吉他 奏响时光赞歌

昌乐鄌郚乐器产业历经40多年发展,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鄌郚镇乐器产业发展40多年来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也映射着...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