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不减来路
小时候她住在丝山山里。山不高,村子不大,幽静,闭塞。通往山外的路只有一条,崎岖蜿蜒。
1
时过多年,她仍能清晰记得在那个夏天的夜晚赶路时的沙沙声。
她伏在父亲的背上,母亲跟在后面。路两边是低矮遒劲的松树。没有灯,也没有月亮,身后的山,眼前的小路,夜色比墨还要浓。他们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或浓或浅的墨色里,那个时候,时间似乎是静止的,世界笼罩在巨大的静默中。有时候,他们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似乎穷此一生,也无法从那座山里走出来。
连夜赶路,翻一道岭,只是为了去镇上赶唯一一趟进城的车。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有车来,也不能确定车会不会来。女孩伏在父亲背上,父亲的后背被汗水浸湿,头发粘成一缕一缕。粗重的喘息声,许多年后都不能忘记。她头发散乱,微微闭着眼睛。她生病了,起初只是发烧,在村卫生室打了退烧针后却一直没好。
没有等到那班车。记得是从附近的农机站找了一辆拖拉机去了城里。那是她第一次进城。
那是1983年夏末秋初,她十岁。永远记得医生虎着脸对父亲说:再晚一点送来就没命了。
那个时候,从山里到县城,几十里路,要走几个小时。
病好了,父亲对她说,好好学习,孩子,离开这个穷山窝。
2
少年着白衬衫。他有一张英俊的面孔。笑起来的时候,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像春风拂过湖面,吹起万千涟漪,吹开女孩柔软的心扉。
就这样坠入情网,猝不及防。
从镇上骑车骑几十里路去市里长途汽车站,寄存好自行车,坐车到潍坊,再从潍坊转车去昌乐。二百多公里路。五六个小时。冬天的时候车厢里冷的像冰窖,夏天的时候车厢里热的像蒸笼。有时候坐着,有时候站着,赶很远的路也只是为了匆匆一面。很快就要离别,女孩在车里坐着,男孩站在窗外。他笑着,温柔,眼睛里星辉闪烁。她也轻轻笑着,把脸贴在玻璃上,车站的大喇叭响起来,汽车发动了,她的眼泪一滴滴落下来。
那是一九九三年,女孩从技校毕业,分到竖旗镇上的供销社里。
拿到通知时,她哭了,怎么也没有想到,兜兜转转,从一座山里又到了另一座山里。
男孩是她的同学,毕业后回到了老家昌乐。他工作忙,没有假期,每次都是她休假的时候去看他。
因为路太远,父亲一直不同意这段恋情。直到后来他放弃了在当地很好的工作,随她来到这座海滨小城。
婚后每一次逢年过节大包小包拖着孩子坐客车回婆家,几乎都像打一场大仗一样。每次精疲力竭地回到自己的家都会想什么时候路能更通畅一些,什么时候才会有自己的车呢?
3
后来,日子越来越好了,有了第一辆车、第二辆车,路也四通八达越来越顺畅。
前些天,潍日高速通车那天,他们俩特意去跑了一趟。打开天窗,清爽的秋风吹进来。放眼望去,笔直平坦的路面一直向远方延伸着。崭新的护栏,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闪亮。南来的河水静静地从高架桥下流过,她见证了千百年来这里的沧桑变化,仿佛也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弥漫着的新的气息。日照,今天你又有了自己境内的又一条新的高速公路!
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敞,日子越来越美好。那些在崎岖山路上淌着热汗蹒跚而行的日子早已变成了遥远的回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愿景一一变成现实。
不光是高速畅通,如今从市里回她的老家开车也只需要短短的二十几分钟。从山海路穿秦刘路一路风景如画,那也是日照最美的景观大道之一。夏天一树树清槐清香暗递,秋天路两边格桑花随风轻扬,冬天,万木萧索的大山暗伏生机。一切都是美好的。
那些崎岖蜿蜒的山路,颠得人屁股疼的搓板路土路早已随岁月走远。走在路上,想想过去转道回乡的情景,再看看现在,路程缩短、时间节约,又能增沿途观赏新植花木之趣,今非昔比,兴味盎然。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现在即使到最偏远的农村也有很顺畅的道路可以通达,并且都进行了路面硬化。“美丽乡村”建设,也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农村街道整修一新,汽车可以一直开到家门口,这在过去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啊。
喜悦满盈归路,如花一样绽放,城郭在晨光中,形影渐渐分明,山谷多情开敞,香径晴翠,掩映着游子的衣衾。园园相伴而立,蓓蕾晶莹地吐绽芳蕊,莺歌婉转,迎迓着倦归的旅人。
道路通畅,幸福美好,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都在归来的路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付生通讯员孙欢欢来到位于宝通街昌乐段以北大东庄村南的虎头山“四号矿坑”,只见层层...
昌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