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点 —

聊城日报 2018-09-04 10:29 大字

宋郎村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支撑

□本报记者胡欣本报通讯员郑庆杰

产业兴旺是夯实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许营西瓜”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作为主产地的宋郎村,种植早春大棚西瓜已有20多年,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西瓜大棚。近年来,随着各地西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宋郎瓜菜产业始终围绕“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等问题,促进产业与市场有效连结,走出从规模种植到品牌提升的路子,逐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使“许营西瓜”这一特色产业历久弥新,村民收入逐年递增,一半农民在城区买了楼房,而且多数是全款。

规模化——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盛夏的宋郎村,郁郁葱葱。田野里,一排排的西瓜拱棚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大棚西瓜12月份点种下种,立春入棚定植,4月中旬左右上市,西瓜拔了秧,还能种一季蔬菜。”48岁的张延军是宋郎村村委委员、妇女主任。从20岁起她就开始种植西瓜,“1996年镇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鼓励发展大棚西瓜,我当时就认领了两个大棚。”张延军说。

宋郎村处于位山引黄灌区上游,劳动力丰富,靠近市区,良好的资源优势让宋郎村在发展大棚西瓜中走在了许营镇的前列。

针对一些农民缺乏技术、资金的情况,镇村制定了优惠政策,围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文章,组织村民外出学习,组织开展西瓜生产交流会,聘请昌乐的技术人员常年指导。2001年,宋郎村大棚西瓜占到总耕地的60%,成为许营镇瓜菜面积最大的村庄。

宋郎村生产的西瓜以早熟、个大、味美、耐储运而远近闻名。“宋郎西瓜优质究其原因是管理技术精细。育种、嫁接、定植、管理……宋郎村二十年来有了一大批生产经验丰富的‘瓜把式\’,他们技术精湛、接受新事物快,在全镇西瓜生产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生产出的绿色优质西瓜一直在市场上畅销。这个村最大的西瓜种植户一家就有60亩瓜田,一两个人管理十几亩棚不是新鲜事,光卖西瓜一项家家户户收入都在五万元以上。”镇农技推广站站长于化廷说。

品牌化——让名气转化为实在收益

西瓜种得多,并不等于收益多。好西瓜需要变成“名西瓜”,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只有打造西瓜品牌,开拓品牌营销渠道,才能让名声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益。“我种的西瓜,外观、口感都很棒。平时施的是发酵的有机肥。”说起种西瓜,张延军滔滔不绝。围绕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宋郎村建立了一套“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之上”的食品安全检测监管体系。生产环节上,把田间当“车间”来管理,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严把质量安全检测闸门,西瓜农残抽样检测无一例农残超标。

2007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宋郎西瓜”商标,开拓了采摘体验、礼品箱特卖、进直营门店和互联网预售等多种品牌销售形式,“现在不少客户通过包装商标,找到我们要西瓜。”张延军说。“在以前,咱都随大流种,每年上市,卖也随大流,价格上不去。”在宋郎村,瓜农宋希林赵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许营西瓜打出了名气,找上门的客户越来越多。”

精准化——迎合消费者需求

“近几年消费市场有一个主要变化就是大型瓜不好卖了,中小型西瓜比较吃香。这是因为,大型瓜一个家庭往往一次吃不完,造成浪费,而且中小型西瓜口感更好、品质更佳。因此,生产优质中小型西瓜,成为了宋郎西瓜精准生产的又一个方向。”宋郎村神农西甜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武长仕说。“今年我种了2亩礼品瓜,一个西瓜二三斤重,六七块钱一斤,一个西瓜20元左右,在市场上最好卖了。 一亩礼品西瓜的收入是普通西瓜的二三倍。”张延军说。

近年来,宋郎村大力引进优良西瓜品种,积极开展西瓜品种试验示范,西瓜良种覆盖率逐年提升。张延军种植的西瓜有红瓤、黄瓤两种类型,主要品种有“京欣”系列、“甜王”、全美2K、超越梦想等。“西瓜一般上市后都被城里的市民订购,有的市民想尝鲜,会带着孩子到棚里采摘。”张延军说。

加快农业“接二连三”步伐,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体验农业。武长仕在宋郎村建设了西瓜科普馆,集现代农业科技研发、瓜菜新品种示范推广、观光采摘于一体,在传播西瓜文化的同时,还能起到科普教育与宣传、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作用,形成以西瓜种植为支柱的特色高端农业观光点和乡村产业振兴展示窗口。

新闻推荐

原来不在意的排水沟现在抢着建 灾后重建,大家的观念和行动都在变化

寿光市纪台镇东方东村凿开一条排水沟,将村里大棚的积水排出。本报记者戴伟摄潍坊目前已进入灾后重...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