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让老物件焕发生机

青岛早报 2018-08-08 05:04 大字

行业观察

“古早”来源于闽南语,指古老的、值得回忆的物和事。如今,“古早热”和“古早味”俨然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在青岛,将文化城冠以“古早”之名并推而广之的古早文化城巧妙地嫁接起传统与时尚,并尝试在两者的混搭中开拓出一条传统老物件焕发生机的道路。相较于昌乐路文化市场和十五大街的经营模式,古早文化城欲以“文化+”的方式将文玩的外延不断拓展。而在整个文化市场处于低谷、面临嬗变的情况下,“文化+”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能助推岛城文玩市场走向何方呢?我们拭目以待。

老物件不应该“只可远观”

8月17日,“古早夜拍”七夕专场将再度开槌。据古早文化城的负责人孙怡介绍,作为文化城每月一期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品交流活动,“古早夜拍”以无底价文化艺术品拍卖为主要形式,让更多的普通百姓无门槛地参与到拍卖中,体验文玩拍卖刺激的同时,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知识。截至目前,“古早夜拍”已举办了近70期,累计参与人数万余人。

古早文化城从2014年7月开业至今,举办了各类形式的文化活动200余场,其中包括古早文化大讲堂、春节民俗文化大集、禅茶心苑无我茶会、古早开笔礼、文玩夜市周易文化系列讲座、18位中国青年画家当代艺术展,以及古早赌石、古韵手作创意艺术节等。而再度归来的“古早夜拍”将升级为2.0版。在崂山区政府的引荐下,古早文化城与一家拥有成熟的VR技术的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将在古玩竞价拍卖的环节中融入在线直播功能。

如果说传统老物件、文玩藏品等正在以水波不兴的姿态静待清风徐来的话,那么作为这些古早物件的经营者,以孙怡为代表的新势力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我们不要一头扎进故纸堆中,依靠老祖宗留下来的那点余热取暖,甚至连博古架上的灰尘都不敢擦拭,生怕因此抹掉了岁月的痕迹。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欣赏美、把玩美\’,传统老物件不应该是‘只可远观\’的冰冷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浸润着传统因子,即便隔了千年,对这些老物件仍有亲近的可能性。传承的方式应该是多样且丰富的。 ”

“文化+”激发勃勃生机

将古玩文化市场的经营融入 “文化+”的概念,也是如今不少古玩经营者都在尝试的发展路径。“我有金刚钻,专揽瓷器活”的锔艺匠人陈大雷在市北区十五大街古玩城经营着一间名叫锔工坊的店铺,将陈家人传承了六代的锔艺手艺升华为艺术。陈大雷告诉记者,早期的锔艺以实用为主,很少有美观的要求,只要把盆碗补起来就可以了。从清代起,锔艺高手逐渐超越了简单的修补破损,寻求一种修残补缺之美,从而产生了锔艺中的细活。由此,锔匠也从手艺人升华为艺术家。今年年初,陈大雷在市北区延安路街道办事处、市北第一文化馆、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的支持下,开设了青岛市第一家锔工工艺博物馆。该博物馆总面积百余平方米,总投资20万元,馆藏锔艺作品600余件,其中精品文物100余件,涵盖了锔工工艺中的各种技艺。这种“文化+陈列”的方式让更多的观众走近锔艺。锔艺锔补器物的作用几乎消失,但却作为一种古老文化在新的领域获得重生。

“文化+”不仅焕发了古玩的新生机,更为重要的是盘活了古玩行业的经营思路。2016年,孙怡走访北京、天津、成都、福州等城市的文化市场,发现即便是北京最具规模和传统的潘家园和琉璃厂也无法摆脱老派文化市场日渐式微的萧条景象,而嫁接了“文化+时尚”“文化+定制”“文化+社群”“文化+美育”的文化市场反而迸发出勃勃生机,于是便有了古早文化城的全新定位——由单纯的高端艺术收藏品市场向面向大众的沉浸体验式的文化消费综合体嬗变。

走进古早文化城,你所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些高端的艺术收藏品,在这里,以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为主旨的美育课堂即将开启,管弦乐团的老师以小型音乐会的形式对青少年普及音乐艺术……为未来的文化市场培育具有艺术鉴赏力和综合审美水准的大众消费群体,成为了古玩文化市场融入“文化+”经营思路之后的“副产品”。孙怡表示,“我们所对标的业态已不是传统的文化市场,而是借鉴北京的芳草地、798的综合体模式,将文化艺术与体验式的文创产业、教育培训穿插,形成独特的生态产业链。”据透露,此前古早的团队还专程去了趟故宫,学习其文创设计研发思路。

声音>>>

文化市场,紧跟时尚还是固守传统?

对于古玩文化市场应该紧跟时尚还是固守传统,业内一直有着争论。锐意求新的孙怡认为,青岛的城市文化有其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性,比如易于接受和吸收新鲜事物等。正在崛起的90后、00后一代的审美需求,有着文化+互联网共融的环境背书,这些都为文化市场的转型探索提供了支撑。

而坚守派认为,归于沉寂的文化市场才是理性且常态的发展。有业内人士分析称,2016年是全国文化市场大浪淘沙的转折点,挤掉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炒作的泡沫,回归理性,静待花开。以十五大街为例,2014年初开业时,正是艺术品市场最红火的时候,一处店面同时有五六个商户争租。仅过了两年,情形便发生逆转,现在,开发商不得不降低房租来维持规模。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行情与人气从来都不是艺术品真正价值的标识,“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对艺术品升值空间的准确判断,而不是坐地起价的投机行为”。

在青岛规模最大、时间最久远的昌乐路文化市场,是青岛本土文化地标式的存在,具有不可复制性的周期式繁荣:每至周末,前来淘宝、捡漏的古玩爱好者云集。藏家与卖家以地摊为界,把玩物件,交流心得,讨价还价。但是这种自发式的经营方式还能存在多久,这一30年前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文化市场是否会因为全新的规划而发生改变,还需拭目以待。

本版撰稿 记者 周洁 摄影 韩星

古早文化城里举行的玉雕大师作品展。

新闻推荐

山东昌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

序号债务人潍坊市旗城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昌乐分公司潍坊宜群商贸有限公司昌乐农商行流借字2016年第037号昌乐农商行...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