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路”的最后一个春运

潍坊日报 2018-02-13 12:12 大字

□本报记者于哲春节将至,一年一度的春运正酣,无数铁路职工默默坚守。

在青岛西车务段昌乐站,有一个手拿对讲机、头发花白的“老铁路”每天都在忙碌着,他就是已经干了42年铁路客运的刘锡永。2018年春运对刘锡永来说有些特殊——今年3月,年满60岁的刘师傅将正式退休,这是他服务的最后一个春运。

“转过年,就要离开这个干了一辈子的铁路岗位了,提起退休,还真是有很多的不舍。今年春运,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旅客守护好平安回家路,尽到我的职责。”对于一生的铁路工作,刘师傅心中有说不完的话题,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满满地写在他的脸上。

1976年,刘锡永接过父辈的班,开始铁路工作。从扳道员到助理值班员,他一直从事着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岗位。“那应该是1990年的一次春运,有件事到现在我还记忆很深。那时候铁路运力不够,春运坐车的人又多,在一次值班过程中,有一位带着孩子的乘客,因为车门拥堵没能及时下车,他要从窗户把孩子往外递出自己再从车窗跳下,情况非常危急。我立刻向列车方面显示了停车信号,并赶紧上前阻止了这位旅客。现如今春运真是实现了巨大变迁,时代发展了,旅客素质提升了,车站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乘车秩序组织得井井有条;另外,现在的旅客列车数量非常多,可以较好地满足全国各地旅客的出行需求,一票难求和火车超员的情况明显减少,真正实现了温馨春运、平安春运。”

刘师傅是铁路世家,对于铁路有着特殊的情怀。上班以来,刘师傅就开始收集各时期的火车票,一本厚厚的收集册,是岁月走过的痕迹,展示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这是硬板车票,当年就是拿着这个坐火车,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票价也非常便宜,记得从昌乐到朱刘店好像才1毛钱。你看,这是当年的票样,车票非常小,非常精致。后来发展到红色纸质车票,这是九几年开始实行的车票,你们应该有印象,因为当时没有实行实名制,才有了票贩子的可乘之机,尤其春运的时候,火车站四周全都是倒票的人,把票价抬到很高,挣回乡旅客的钱。当然,这些都是属于绿皮车时代了,现在旅客列车都高级了,动车组、复兴号,车票当然也跟着上档次了,购票方式也成了网络订票、自动取票,晚上再也看不见连夜排队买票的人了,所有程序都方便了旅客购票,春运期间的购票秩序也不再混乱了。”

此外,在刘师傅的“百宝箱”里,还有他珍藏的各个年代的铁路工作制服、肩章、信号灯……这些别人眼中不起眼的物件,被刘师傅仔细的修整如新,记载着四十余载铁路发展的历史……

“铁路这些年的确是飞速发展,现在全国各地基本都开通了高铁,过去旅客春节回家远的需要三四天,省内也得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现在潍坊北到哈尔滨的高铁十个小时,南到广州的高铁十几个小时就能到,旅客脸上再不见旅途奔波的倦容,春运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国家的发展。”

新闻推荐

要退了 不舍那份忙碌

昌乐火车站刘锡永对最后一个春运有着别样的心情1977年10月,19岁的刘锡永成为昌乐火车站的一名站务员,从卖票员到助理值班员,转眼间,刘锡永就到了该退休的年龄。2018年春运,成为刘锡永在昌乐火车...

昌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昌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