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中生课堂学酿酒 还会检测酒精度 山东、北京、福建三地名师名校长齐聚青岛39中,依托项目式教学共研学生核心素养

半岛都市报 2017-12-22 11:12 大字

青岛39中生物课上,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雅琴

老师在政治课上讲露天烧烤,高中生在课上学酿葡萄酒,师生共同穿越千年前苏格拉底的审判现场……这些都是青岛39中项目式教学的课程展示。12月14~15日,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课堂教学改进研究暨“山东-北京-福建”三地名师名校长交流活动在青岛39中举行,山东、北京和福建3地百余名名师名校长一起参与,共研项目式教学。青岛39中九大学科老师分别进行了生动有趣的项目式教学课程展示,获得了与会高校、教科院以及其他省市嘉宾、教师们的点赞好评。据介绍,这种项目式教学手段可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趣味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交流会期间,在青岛39中新校区生物学科教室里,记者看到学生桌子上摆放了各式各样的瓶子,里面则装着他们精心酿制的葡萄酒。三省市的生物老师也一起来到教室,品评学生们的酿酒作品。青岛39中高一4班学生唐欣然说,制作葡萄酒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制作葡萄酒需要有适宜的环境,还需要有合适的酵母菌,还要准备葡萄的原材料,要是其中有一个步骤弄错了,酿制出来的可能就不是葡萄酒了。酿造完成之后,还要检测里面的酒精度以及甲醇是否超标等。”

“这节课既涉及必修课本当中的细胞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内容,也把选修课本当中的果酒酿制部分融入其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亲身实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校生物老师柳艳说。

除了生物学科,青岛39中其他8个学科也都进行了项目式教学课程展示。比如,政治学科以露天烧烤为切入点,引入政府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学生身边的话题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历史课上,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千年前苏格拉底的审判现场,在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争鸣中学习民主与法制;化学课上则以岛城居民科学补碘为切入点,贴近生活的学习,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化学知识;花园城市、海绵城市……都是近几年来的热词,地理老师还以校园为“课本”,为学生们实地讲解“海面校园”的原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地理知识。

项目式教学获各方点赞

“这种上课的方式很新颖,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德育教育的内容,也可以融合到里面,确实不错。”昌乐一中生物老师何乃森这样评价生物学科项目式教学。他说将来如果学校条件允许,他也想尝试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

“项目式教学在促进学生深层次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青岛39中的探索走在了教学改革前面,也希望这种方式能为其他学校提供经验样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綦春霞在听完了数学科目项目式教学展示后这样评价。北师大王民教授则对学校地理学科的项目式教学很感兴趣。“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蓝本,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校园学习课本知识,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增强了学生探索求真的能力。”王民说。

山东省教科院副院长李文军则表示,青岛39中项目教学以及海洋特色教学都很有特色,也走在了诸多学校的前面。学校学校老师通过活动式、情景式再现,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大有裨益,同时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很有帮助。

实验实践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据记者采访了解,青岛39中的项目式教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组建的九大学科专家团队亲自指导把脉,以每年6次的频率,与青岛39中老师共研项目式教学课程体系。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也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青岛39中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北师大在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探索,将不仅仅服务于青岛39中学生,此次合作还有望成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标杆。”

“学生课上先学习理论知识,课下再通过亲手实践、亲身感悟,会使学到的内容更加深刻,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青岛39中校长白刚勋介绍。以生物课为例,学生们既亲身参与了实验,动手酿造了葡萄酒,还制作了与细胞结构相关的T恤衫、细胞模型等,这些有趣的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索实践中还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使自身核心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些都将会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白刚勋说。

新闻推荐

驴友攀火山口被困半山腰 潍坊消防紧急救援

本报12月11日讯(记者马媛媛)9日下午,一名男性游客在昌乐乔官镇火山口景区进行攀登时,被困半山腰,急需救援。昌乐消防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救援。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立即对山势及游客被困地...

昌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