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800万元的新增税收从何而来? ———营丘镇双创基地撬动发展活力厚植产业优势

潍坊日报 2017-12-06 10:35 大字

□本报记者孙希明通讯员金红艳张磊

镇上的创业创新基地投入使用仅5个月,就为地方新增800万元的税收,并引来了山东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工作站等科研机构,为当地装备制造业植入创新驱动的基因。最近,这条新闻在历史文化名镇、装备制造业重镇昌乐县营丘镇引起轰动。这是什么样的基地?是如何涵养税源撬动双创活力的?记者日前赴营丘镇实地采访。

“这个楼房闲置了六年多,今年被镇上改造成了双创基地,能够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在基地负责人马玉明的带领下,记者从一楼到九楼走了一圈,发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楼是一站式服务中心,涵盖工商税务、法律金融等服务;二楼是餐饮功能区;三楼是小型接待室、会议室、创业阅览室;四楼至七楼是创业者办公区;八楼是客房区,可提供住宿服务;九楼为大型会议室、创业学院实训基地、项目路演室、沙盘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性教室。可以说,创业所需的基本服务,在这里足不出门都能得到。

基于“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理念,营丘镇这次打破原先的招商架构,选派马玉明这样长期从事企业服务工作的干部职工,依托基地成立专门的招商服务机构,重点针对科技含量高、绿色、新能源、服务业相关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培训、科技成果转化、贸易服务咨询、电子技术交流等保姆式服务。

“基地免房租、水电、宽带等费用,连办公桌椅家具都是政府提供的。镇上强调‘谁发展支持谁\’,只要想干事,我们的创业创新基地敞开大门,热烈欢迎!”马玉明告诉记者,“盛阳经贸、太公湖文化旅游开发、卓泰生物科技、麦迪农业科技等46家科研机构和内资及外资企业已经入驻,涉及科技研发、财税服务、物流、进出口贸易等行业,绝大部分是新生企业。”据介绍,看好基地的优惠政策,有的公司把注册地放在营丘,在当地缴税,带动了“总部经济”发展。

薛万宝是较早入驻基地的创业者,他原先没有注册公司,办公场所也不怎么好。前不久,他发现双创基地环境好,政策优惠,遂在马玉明他们的帮助下,注册成立了建筑安装公司,运营良好,开始上缴税金,并且准备再注册一家工程公司。“拎包入驻,费用免除,服务也很周到,打着灯笼都难找这么好的场所,为我们小微企业降低了成本。”薛万宝高兴地说。

“创业创新大潮涌动,政府只要在服务上精准发力、顶层设计,就会引爆无限的改革红利和发展活力!”营丘镇党委书记刘刚深有感触。

研发是企业的灵魂,亦是产业创新驱动,真正做强的动力源泉。刘刚表示,营丘赋予双创基地最重要的使命,是补齐装备制造产业短板,健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创新力竞争力,为将位于营丘的中铁高铁电力装备产业园打造成中国电子装备、高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孵化基地,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制造强国。我们营丘的装备制造业正处于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产业整体处于中低端到整体迈向中高端的爬坡阶段,研发的支撑作用愈发突出。双创基地建成后,不但为创业者提供了金巢,还吸引了山东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工作站、中铁高铁电力装备产业设计院等研发机构入驻,为企业提供材料科学、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支撑,厚植产业优势,培育内生动力,为营丘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强市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了有力保障!”刘刚结合十九大报告,这样阐述道。

新闻推荐

潍坊市成立督察组严控散煤销售使用 取缔不达标的经营点

今年是潍坊市开展散煤清洁化治理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的第一年。如何严控散煤销售使用?如何让群众更容易接受清洁型煤?这些都是摆在各级散煤清洁化治理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难题。多部门联合督察近...

昌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昌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