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幸福花儿开在“新时代” ——探析昌乐县新城中学校长王立坤的“幸福教育”

潍坊日报 2017-12-01 09:00 大字

庆祝三八妇女节欢呼雀跃毕业课程党员体验教育活动校长名片:王立坤,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校长。潍坊市最具影响力校长,全国科研创新校长。在国家、省级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中学生课外阅读机制研究》《学校安全教育的方法和形成研究》等16个全国重点课题研究。

□本报记者尹莉莉

通讯员赵伟王新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新的历史方位,教育事业该如何发展?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征程上教育事业当有的新作为。昌乐县新城中学的幸福教育就是对新时代教育当有新作为的有力回应和生动实践。

建校仅五年的新城中学坚持“享受快乐教育、书写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把“幸福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依托作为潍坊市“双改”联盟校和教育部“深度学习”项目第二批实验学校的优势,全力推进课堂和课程改革,构建起了一系列符合课型特点和师生自身实际的“个性化”课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夺得全县中考“五连冠”。无论是普通高中录取率,还是优秀生上线率,都稳居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

作为一名有着远见卓识的校长,新城中学校长王立坤有着超越同质化办学的勇气和理念。新城中学是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2012年9月,原昌乐县城关中学、宝城中学、朱刘中学和开发区中学四校合并,组成了今天的新城中学。建校之初,面对宏阔而崭新的校园,数千莘莘学子,校长王立坤就陷入对教育愿景的沉思和追寻之中。很显然,在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升学就业已不是求学唯一目的的当前时代,人们对教育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和更为高远的期待。

在他看来,今天的教育应该是为民族的明天做准备,是为提升未来公民的素养而教,因而不能再提倡苦学出成绩、苦教为升学,而应该为师生的终身幸福负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基于这种认识,王立坤提出了“享受快乐教育,书写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交给了大家开启幸福教育的密码。

“更好的教育本身就是更美好的生活。因为,更好的教育、更美好的生活,这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教育愿景,更是一个响亮的教育号令,更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自觉。”王立坤说:“新时代确立了教育价值选择的新坐标系,教育要有新作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必须以未来为导向,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历经五年多的砥砺前行,开启了“幸福教育”大门的新城中学,在务本求新、和融共进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信息学奥赛优秀参赛学校等一系列称号,成为“蓝宝石之都”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亮点学校,“幸福教育”也已经成为学校办学最为光彩夺目的名片。

满眼生春:幸福是一种浸润

幸福是一种场境。当一个人身处优美环境和温暖情怀之中时,一定会心生愉悦和幸福之感。新城中学历史并不长,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建筑华美厚重,布局合理温馨,再加上王立坤的有意营造“敦品、立志、成才”的校园文化,使得学校处处荡漾情意,让人满眼生春,展示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自信。

王立坤是如何让幸福理念守望新城中学的?回头再看当年建校伊始,为了建造如此一个花园般的书香校园,王立坤让文化引领教育内涵发展落在了学校的每一个布篇谋局上。他在学校建筑布局的每个细节、每个空间的设计上都融进了自己的思考和心力。比如根据苗木栽植的空间布局,分别命名为桃李园、石榴园、月季园等,努力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物一景都体现文化内涵,发挥育人功能。

为了创设一个暖人心扉的校园氛围,王立坤带领老师们精心设计,在校园内摆放了80块大型展板,用于宣传在各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和明星学生,展示各部门和各班级的特色及亮点,让师生们在浓浓的激励氛围中得到浸润、受到净化。

另外,为了营建一个濡染心灵的广阔空间,王立坤在教室环境的布置、走廊的字画挂饰和宿舍文化用品的摆放方面都刻意追求。比如教室里的板报定期更换,图书角安静温馨;走廊的文化装饰物主题鲜明,充满励志色彩;学生公寓个性彰显,既活泼动感又不失沉静等等。如此打造教室墙壁文化、走廊文化和宿舍文化,让每面墙体都成为了“文化的代言人”。

可想而知,在如此一个让人“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文化育人环境里,师生们作为校园主人的幸福感将油然滋生。而今,学校已是潍坊市绿色学校、潍坊市花园式单位和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成为昌乐学子人人向往的幸福乐园。

每逢九月,当一批又一批新同学走进新城中学的校园时,都无一不被眼前的一切所震动:绽放的花朵,摇曳的绿意,干净整洁的步道,浓郁的人文氛围和书香气息,让人顿生喜爱之意。

走进校门,迎宾石上“乐知乐行,至诚至善”的校训被端正地镶嵌其中,让人在揣摩中心生自律;校园主干道上,那座“希望之星”雕塑就像一尾奋力跃动的鲤鱼,带给人向上的活力;教学楼间的小广场上,先圣孔子静静站立,睿智而温暖的目光望向你,似乎正在为你鼓动理想的风帆……

新城中学带给人的不光是静态的美意,它的温暖其实洋溢在同学们的生活细节之中。

一位新同学曾心生感触说:“以前总以为上了中学,就再也不会有家的感觉了。没想到来到新城中学的第一天,当同学们把被褥整理好之后,突然发现宿舍成了我们的小家。而为了安排好我们的食宿,老师们夜晚顶着星星抬床铺,个个弯着腰,汗珠子滚满脸颊;朝阳升起时,他们又出现在校门口、楼道边、餐厅里,为我们加油鼓劲,和我们一起迎接新一天的到来。这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事实上,为了让新同学更快地适应中学生活,在开学的第一个月时间里,学校所有领导和班主任都从早到晚全天候“驻点”班级和宿舍,嘘寒问暖,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让初离家庭的孩子们照样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做新城中学人的幸福感还远不止此。当孩子们在明亮优美的教室学习结束,在宽敞舒适的宿舍里休息好之后,步入餐厅,此前所有的担忧都化为了乌有:但见食堂里干净敞亮,桌椅整齐,十分卫生。且饭菜种类繁多,色香味搭配合理,每一位学生都能吃上自己喜欢的可口饭菜。而更贴心的是,每天午饭时间,学校都会给学生免费发放一份水果。这一切都让人产生家的感觉,幸福之感也油然而起。

身处暖地:幸福是一种生活

作为学校发展的“引擎”,教师的状态如何至关重要。今天,在新城中学,教师们超越了在工作中体验“职场幸福”,而是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信念恪守。

从建校的第一天起,王立坤就一直在思考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怎样让每一位教师都感觉到在新城中学任教是最幸福的事?”为了求解,王校长几乎挖空心思,别出心裁。

王立坤认识到,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其最大幸福主要来自价值体现、能力发挥和人格受尊重。因此,学校必须以公平的制度来稳定教师心态,并给他们以持久的工作活力。为了保证制度公平,科学的考核标准极其重要。因此,在新城中学,一切的制度建设和考核评价都向质量倾斜,向业绩倾斜,如业务精进、勤奋向上的教师就容易加冕荣誉,并获得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为实现民主管理,还必须突显教师主人翁地位。在新城中学,“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很多,例如教代会、校长信箱、校长电话、微信等,教师的意见、建议等都可在第一时间送达校长案头。此外,学校还通过设立校长接待日、定期征集金点子、召开教师座谈会等方式,主动征求教师意见建议,有被采纳的即给予奖励表彰。如此畅通的言论渠道,让老师们工作更为舒心,即使偶有矛盾和误解,也容易在及时的交流中得到化解。

2016年3月8日,新城中学的女教师们每人收到一大捧鲜花,这令他们惊喜,也让他们感动——事后,许多女教师都谈到,这是她们平生头一次收到校长送的花,因此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其实,这仅是新城中学“暖心工程”的一个小小举措,类似的充满创意的暖心之举,新城中学的老师们时时能感受到。

有一年冬天,天空中雪花飞舞,而李瑞玲等几位当月过生日的教师一点也不觉得冷,因为他们正端坐在会议室里,享受着同事们带来的融融暖意。他们围坐在一个大大的蛋糕旁,聆听着祝福的音乐和王校长热情洋溢的祝词,感觉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一种幸福之感不禁油然升起。

2017年3月8日,对新城中学的女教师而言,又是新鲜而又刺激的一天。这一天,她们走出校园,远足沂山,拥抱自然,释放压力,度过了有着“诗和远方”的特殊节日。而在此之前,她们为了狠抓教学,可谓蜗居校园,豁上一切,潜心工作,那种紧张和辛苦自不待言。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王立坤才想到了献给女教师们这一贴心而珍贵的节日礼物。

了解王立坤的人都知道,他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经常从细节处关注教师生活,并时不时送上点滴的惊喜,让老师们意外,也让老师们感动。比如教师节到了,王校长给每位教师送上印有个人照片的笔筒;教师亲属生病、教学碰到难题、家庭出现危机时,他更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送上问候和关怀;看到教师工作太忙了,他会设计别出心裁的趣味运动会,让老师们感到开心快乐……学校,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老师们生活和成长的乐园。

作为校长,王立坤心里很清楚,民主管理也好,暖心工程也罢,带给教师的多是情绪上的满足和甜蜜,而真正能触发他们内心幸福感的,是他们的专业成长,是他们在精神上的不断充盈。

王立坤尤其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这几年来,新城中学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出台“四多”政策,让教师们多外出学习,多经历锤炼,多参与研讨,多交流展示。在学校倾力帮助下,老师们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习得技巧,消除疑惑;参加高端论坛,参观课改名校,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成立全县第一家卓越班主任成长工作室,强化校本教研,参与赛课评优,如此在千锤百炼中成长、成才、成名。目前,学校已涌现出市级教学能手38人,县级以上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160多人次,每年有上百人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由于管理阳光,言路畅通,且向上通道一片坦途,新城中学的老师们天天浸润在一种其乐融融的集体氛围中,感受到似乎连空气中都氤氲着快乐而幸福的气息。

走向高处:幸福是一种追寻

“尊重个性、挖掘潜能、多元发展”是新城中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活动延伸、拓展,置于课程高度来定位,致力于“实效化、生活化”的德育建设,给学子们营造了一个感知幸福、身在幸福、追寻幸福的通道。

2015年9月,山东省第五届艺术展演活动在青岛隆重举行,代表潍坊市参赛的新城中学音乐社团以其精彩的演出赢得热烈掌声和一致好评。事后,音乐社团的宇琪同学告诉记者说:她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但随着学业加重,父母劝她放弃了这一爱好。令她高兴的是,升入新城中学后,学校音乐和舞蹈社团使她的爱好重新有了发展机会。在社团里,同学们一起演唱、舞蹈,充分交流想法、创意,技艺越来越成熟。每当看到自己参与设计或演出的作品被搬上舞台,她的心里都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实,在新城中学,有类似经历的同学很多。目前,学校共有音乐舞蹈社、啄木鸟、红舞裙、小提琴、足球、篮球、排球等十多个社团,涉及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大部分学生参与其中。丰富的社团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个性特长,激发了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青春的迷茫时刻“发现了自己”,也勇敢地“做自己”。

多年以后,当这些同学回望自己的青春时代,他们会庆幸自己能在那个关键的年纪里有过这么一段经历。无疑,他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相比于只能一心读书的孩子,他们的学生时代充满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也经受了更好的磨砺。这对于往后的人生是一笔比分数更为宝贵的财富。

同样带给学生们成长幸福的,是学校定期举办的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校园文化活动。艺术节上,学生们用歌舞、小品、相声等,精彩呈现自己的才艺和风采;体育节里,学生努力实现自我超越,“秀”出了自己的健康风貌;科技节中,各种小发明、小创作等,令人脑洞大开,心生智慧。这些活动既是对他们社团活动成果的展示和检阅,也让他们体验了过程的愉悦,分享了成功的幸福与快乐。

在努力而又幸福的追寻中,学生们也不断收获着硕果。目前,学校共有597人次在全国、省、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电脑科幻绘画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中获奖。而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赵延超、常枫荣、王春雷等同学连续获全国一等奖,这是新城中学坚持素质教育的硕果,也是学校“幸福教育”的硕果。

因为在新城中学,学生们可以舒心生活、专心学习、发展特长,感受着学校和老师们“传递”而来的快乐与幸福,在青春的舞台上绽放出绚丽的光芒,舞动着青春的魅力。

如果说活动给了孩子们幸福成长的广阔天地,课堂则给了他们无比深邃的思维疆场。走进新城中学的教室,你会发现高清、高配的电脑和投影一体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个精彩的学习天地,在“教学生活化、信息化”的氛围中快乐探究。他们6人一组,互助共进,无论一帮一还是一帮多,都已成为常态化的学习方式。他们也常为某个问题掀起激列争论,碰撞出思想跳跃的火花,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

这样的场景,在他们的语文课堂上最为常见。作为潍坊市“双改行动”联盟校,王校长带领教师把教育部“深度学习”项目做成了语文课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了“开放阅读体验式教学研究”。他们“为理解而教”,依据教材,又走出教材,通过活动的引领、开放的阅读,实现了学习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们或研究生活问题,或进行实物演示,或播放图片视频,或借助音乐渲染,或鼓励表演体悟,或形象描绘情景。无论何种手段,都引领着学生们的认知,让他们在各种感官的忘我投入中,将思想引向“深度空间”。而今,这一教改实验已走上有关论坛、年会和成果展示会的舞台,传播了自己的理念,并获得了全国教改成果一等奖。

幸福,就在这样一种对真理真知的追寻中,潜滋暗长,渗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成为他们成长的底色。

深耕心灵:幸福是一种责任

王立坤认为,幸福生活应该是道德的生活。因此,让学生理解何为幸福,建立正确幸福观,是帮助他们学会体验幸福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天职所在。

教育,说到底就是一种深耕心灵的职业,团捏生命品相的职业。因此,建塑人的灵魂,让心灵站立和高耸,是学校教育始终应坚守的方向。而这种方向,正是德育指向的方向。

出于这种认识,新城中学加入了全国养成教育联盟,以培养“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的幸福学子为目标,强化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建立了养成+班会、养成+学科、养成+国学、养成+活动的系列德育活动模式,形成了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他们重视主题班会这一德育主阵地的建设,成立了主题班会课程开发团队,精心制作班会课件,将纪律教育、礼仪教育、信心教育等融入其中,让高深的道德概念转化为日常所见行为,从而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他们尤其看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鼓励教师挖掘学科德育因素,在教学中适时育德导行,升华教学目标。比如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在七、八年级开设了每日一读课程和每日一写课程,每天诵读经典和励志美文,体味国学内涵,提升阅读品位,涵养品格性灵。另外,要求每晚练字10分钟,并因此特地设计制作了国学经典练字本,编制了练字音乐。如此在优美的音乐中,学生边静心练字,边品味经典,体味到一种灵魂被净化的幸福。

将各类活动都赋予德育内涵,并看作德育课程,是学校育德塑品的一贯做法。如每年开学初的军训,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纪律观念和意志品质,力争做到“军训一周、影响三年、受益终身”。再如初一远足拉练或游学、每学期的大型亲子报告会、初三毕业课程等,也都是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的极好机会,学生创新精神、自律意识和合作能力因此被涵养、被提升。

同时,学校将德育与生活对接,拓展到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设计了“我行我善,善行一生”“岗位体验,感恩父母”等假期作业课程,引导学生发现美、践行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用心感受快乐成长的幸福,筑牢生命向上的根基。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涌现了拾金不昧的刘芳、李鹏飞、刘丽媛三姐妹,美德少年夏润浩,最美孝心少年毛金鹏等榜样典型,他们的事迹被央视和省台相继报道,赢得了社会赞誉,也是学校德育成效的生动见证。

幸福教育植根于教育生态的沃壤,新城中学就是这样一个“智慧的学园”“成长的乐园”“幸福的家园”。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需置疑的。”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每一个学生都是珍贵的存在,尊重个性、挖掘潜能、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幸福打好基础,是我们的教育梦想。点燃新城人的激情,凝聚新城人的士气,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家长收获成功的喜悦,是我们永不停歇的追求!”王立坤的这句话是对乌申斯基教育与幸福观点的最好解读。

新城中学“幸福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成长的愉悦,也让老师体味到了职业生涯的快乐,找到了幸福的人生之路。我们深信,未来生活中,新城中学的师生们一定能在幸福教育的长卷上,写下更为灿烂的华章。

在新城中学,幸福教育从落地生根到开枝散叶,到今天花香满园让人陶醉,我们更加深信,在中国教育进入新征程中勇毅前行,播种幸福教育火种的王立坤,将让更多的人享受教育的幸福。

新闻推荐

废墟中站起来的漆业巨人

山东乐化集团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创造业界奇迹在昌乐县红河镇,一家企业从无到有,在烧毁的厂区废墟中重建再生,发展成为年收入18亿元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它就是山东乐化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新中国的...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