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为 提高城乡社区治理水平
□本报通讯员赵卫东刘鹏飞
在推进城乡社区治理过程中,昌乐县民政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出了一条党建领治、居民自治、协商共治、教化促治的“四治”路子。
坚持党建领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昌乐县把城乡社区治理作为基础性质的重要改革,在创新基层治理方面做了有益探索,特别是坚持抓好党建工作,从强化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入手,以党的建设统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社区党组织。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根据社区布局分别成立社区党委或党总支,由镇街党工委直接领导,切实做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公共环境等各项工作。二是深入推进“五基”建设。规范基本组织,完善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规范基本队伍,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规范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基本制度,规范完善村级审查、“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制度;规范基本活动,规范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会一课”等活动;规范基本保障,落实基层干部待遇报酬、基层组织工作和服务经费等保障。三是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70%以上的镇街干部工作、服务在社区,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实现了情况在社区掌握、问题在社区解决、作风在社区转变。
坚持居民自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作用
一是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居民。公平、公正、公开组织村委会选举,把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愿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班子。二是全面推进民主决策,把重大村务的决定权交给居民。凡涉及居民利益的集体经济收入使用、公益事业经费筹集等重要事项,都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意见作出决定。三是全面推进民主管理,把日常村务的参与权交给居民。依据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结合村实际,组织全体居民讨论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明确居民权利义务和村级组织经济管理、村风民俗等方面的要求,作为居民基本行为规范,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四是全面推进民主监督,把对村级干部的评议权和村务的知情权交给居民。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级干部和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由居民监督村重大事务,监督村委会工作和村级干部行为。凡是村重大事项和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都需向居民公开。
坚持协商共治,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凝心聚智作用
一是推行“8+X”模式。着力打造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高效议事协商机制。成立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推行“8+X”协商模式,“8”为八类固定成员,其中包括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等,“X”为涉及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或需要参加协商的人员。规范协商程序,拓展协商形式,明确了16项协商事项目录和5个基本协商形式,在所有社区推行社村集中议事、村级民主议事日制度,社区和村级重要事务均纳入集中议事范畴。二是创新“四社联动”。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推动社区管理服务由“政府做”变为“大家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认领服务等措施,引进培育公益慈善、社会养老等方面的社会组织279家、专业社会工作人才72人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专业化服务和志愿服务1360次。
坚持教化促治,充分发挥道德文化的感化引领作用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党员教育、民俗文化弘扬,把党的政策法规宣传到田间地头,让优秀民俗文化更好地继承发扬。二是突出道德文化引领。组织开展文明户和“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孝实”文化,以榜样示范、道德感化、文化引领,提升村民素质。三是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组织村民成立红白理事会,通过制定婚丧事宜操办标准建议,为农户提供统一指导服务,倡导“喜事廉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形成了节俭办事、厚养薄葬的良好风气。
新闻推荐
“吉他小镇”奏响创业新曲风 昌乐县鄌郚镇乐器产业园用产业拉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昌乐鄌郚的乐器产业逐步兴起,40余年间,乐器产业也从原本的单一家庭作坊逐渐升级为产业园区“抱团”发展。11月10日,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昌乐县鄌郚镇乐器产业园成立以来,已经有...
昌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