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抗美援朝老兵寻找老战友:这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

老年生活报 2022-03-16 10:15 大字

“我是于振文,我想找周继康,我跟他关系很好,我们分开很多年了。”近日,家住山东省潍坊市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于振文拨打本报寻亲热线,希望找到曾经的战友,一叙往事。

相识于文工团

于振文1932年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市,1948年,16岁的他参军入伍,成为35军104师311团2营4连的一名战士。 “我是在新兵部队一个月后,被编入311团的,我们这个连队是淮海战役的模范连,我1949年还参加了当时的渡江战役。 ”

1949年夏天,跟随部队南下的于振文突然接到104师要成立文工团的消息。 “当时团里要求选拔有颜值、有文化、身体好的战士调到文工团,我和另外一个战士就很光荣地入选了。 ”

于振文告诉记者,除了从部队上选拔,当时文工团还从地方挑选了一批学生加入文工团,这其中,就有于振文所寻找的周继康。 “周继康是浙江萧山人,比我小一岁,当时我在编导分队,他在演出分队,时间长了我们就认识熟悉了。 ”于振文说,大约一年后,由于文工团和当时的绍兴越剧团合并,他和周继康一起被安排到了师部警卫连,从事文教工作。

共同经历朝鲜战争

“我们俩是一起调来的,自然是关系最好,不管遇到什么事,都相互帮忙。记得当时在杭州演出,我编了一个名叫《在鸭绿江上》的节目,周继康就是其中的主演。 ”说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于振文记忆犹新。

于振文说,朝鲜战争打响后,他和周继康由于都是团员,所以在部队动员去前线时,他俩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我们是1951年8月14日过的江,我当时在2营5连,他在6连,还是做文化教员。”于振文说,由于离得近,两个人经常见面,也一起经历了很多任务,自己还曾负过伤,也立过两次三等功。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周继康成为了第一批回国的成员。而于振文由于射击不错,被留下成为了步枪射击教练员,一直到1958年才回国。

有生之年盼重聚

于振文说,周继康在回国之后就直接转了业,曾经两人约定书信往来,但由于自己身在朝鲜,通讯也极不发达,他没有收到过周继康寄来的任何书信,两个人也就从此断了联系。

“从文工团到警卫连,再到后来的抗美援朝,我们俩一直是在一起的,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特别是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苦岁月,我很想他。”于振文说,自己曾经也试图求助过其他媒体,但每次都是石沉大海,看到《老年生活报》上有那么多找到的亲人、战友、同学,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我已经是90岁的人了,其实都不知道老战友还在不在世,但我还是想试试,这也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 ”

如果您知道周继康,或者认识他的其他家属,可以拨打本报热线0532-66610000,让正在苦苦寻找老战友的老人能够尽快相聚。

记者 许瑶

新闻推荐

安丘市妇联举办女企业家座谈会

本报3月7日讯(见习记者王钟玉)近日,安丘市举行“创新引领促发展,巾帼聚力谱新篇”女企业家座谈会。会上,女企业家发表...

安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安丘,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