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裁缝店 一针一线缝岁月 53岁孪生姐妹赵丽华赵翠华坚持量体裁衣,只因热爱
几十年前,说到添置新衣,很多人会请裁缝做,裁缝制衣曾风靡一时。随着时代的变迁,线上线下各式各样的服装应有尽有,昔日门庭若市的裁缝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在安丘市区有这样一对裁缝姐妹花依然坚守着这份职业。3月9日,记者来到赵丽华、赵翠华的裁缝店,倾听她们23岁拿起剪刀,“一尺一布,一针一线”走过30年的岁月情怀。
□文/图潍报全媒体记者郭超
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里,姐妹俩专注地制衣
3月9日上午10时许,走进安丘市兴安路与商场路交叉口附近的“丽华制衣”裁缝店,就听到缝纫机的“哒哒”声。戴着老花镜的赵翠华坐在缝纫机前正缝制一件裙子,双脚踩在踏板上时急时缓,机头上的线轴不停转动着。她的孪生姐姐赵丽华身穿一件花色艳丽的香云纱裙子,正站在工作台前,用卡尺测量顾客预订的一块黑色布料,并用粉笔画下一个个记号。一个冒着热气的电熨斗、各色花式的布料、挂在衣架上的成衣……在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里,姐妹二人专注地忙碌着。
“量身定做能扬长避短,比买的衣服合身,质量也不错。”店里的顾客韩女士说,虽然商场超市、服装市场里可以选择的衣服多了,二十多年来她还是习惯找裁缝做衣服。
53岁的赵丽华和赵翠华听到顾客的话,也打开了话匣子。她们笑着说,做裁缝看似简单,但一定要仔细再仔细,现在的成品服装看着很精美,但不一定人人都合身,一件合身的衣服讲究裹贴而不紧身,能够由内而外地展现一种气质,相较于工厂批量制作的衣服,手工缝制的衣服更胜一筹。
坚持“一人一衣”,让顾客穿上合适的衣服
“顾客找我们做衣服,就是一个相互磨合和信任的过程。”赵丽华说,很多顾客一开始对她们的信任度并不高,多年来,姐妹二人也不是一味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不少客户图方便,直接通过微信发过来样式,让我们照着做。”赵丽华说,遇到这种情况,她们会明确拒绝。在她们看来,穿衣是一件非常讲究的事情,开店30年来,她们一直坚持顾客亲自到店里量好尺寸后才定做的规矩。在量体环节,她们会根据顾客选择的布料的颜色、面料、客人的体形、气质和要求等,给出“一人一衣”的建议。“要么让顾客穿上合适的衣服,要么我们就拒绝这单生意。”赵丽华说。
“做衣服也是需要钻研精神的。”赵丽华表示,年轻时为了做出顾客满意的衣服,她们常常在店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研究怎么包边好看、卷扣怎么做等。“做衣服是一门手艺活,工艺复杂,做一件衣服最少得十道工序,设计、画版、剪裁、缝制……”赵丽华说,尤其是做旗袍、唐装等传统服装,做一件最快三五天,最慢一个月,单单盘好一枚盘扣,就需要一两个小时。
生意最火爆时,等待拿衣服的顾客排长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裁缝店生意最好也最赚钱的时候。1991年,23岁的赵丽华刚生了孩子,闲来无事的她将目光锁定在了裁缝制衣这个行当上。怀揣着50元钱,在当地职业学校学习了如何制版、裁衣、做坯、缝制后,就盘下了这间店面。一把黑色的大剪刀、一把古铜色的木尺,一台缝纫机……成了赵丽华从事裁缝行业最初的全部家当。
裁缝大多心灵手巧,赵丽华也不例外,布料经过她的裁剪后,准能剪出合体的款式,虽然年轻,但凭借着好手艺让她迅速站稳了脚跟。那时,每天早上一开门,顾客们纷至沓来,最多的时候,一天仅裤子就能做上五六件。
随着客户越来越多,在工厂上班的妹妹赵翠华也加入了这个行当。姐姐负责量身、妹妹负责制作,效率大大提升,但有时等着拿衣服的顾客还是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有的顾客会一边等着一边帮她们拆线头。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更是格外忙碌,送来的布料一摞一摞地摆在那里堆积如山,两个瘦弱的身影蜷缩在里边,累得姐妹二人经常喊着“布料怎么不见少呢”。制作一件成衣的价格在几十元钱左右,生意好了,收入自然也就增多了。在当时,每月收入能达到千元以上,姐妹俩早早地成为了“万元户”。
“那个时候,毛呢料、化纤刚开始时兴,过年能做上一件毛呢大衣,就和现在去商场买一件上万元的大衣一样洋气。”赵丽华说,除了毛呢料大衣,那时人们还热衷做中山装,现在,大家从黑白灰的色调开始追逐色彩搭配、款式多样化,穿着打扮越来越时尚。
有年轻人想要学习手艺的,愿意倾囊相授
哒哒哒……安静的小店里,缝纫机唱着歌,姐妹二人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赵大姐的手艺很好,我做了好几套衣服。”附近居民张女士在镜子前反复试穿着新出炉的外套,满意地对记者说道。
“三十多年前,学习裁缝手艺的还挺多,现在100个人里面能找出两个愿意学的就不错了。”赵翠华说,时代变了,裁缝不再是香饽饽,愿意俯下身来学习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
这些年来,姐妹二人凭借勤劳的双手,给当地的居民缝制了数不清的衣服,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她们也明显感觉到了裁缝行业的江河日下。“现在光顾店里的基本都是40岁以上的老顾客,干这个也不光为了挣钱,还是喜欢吧。”赵丽华表示,生意少了,原来的老裁缝们也慢慢选择了离开,但在她们脸上,依然能看到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和激情。
30年的执着,源于心中的热爱。“如果有人真的想学这门手艺,我们愿意倾囊相授。”姐妹二人说道。
新闻推荐
种下一棵树,收获万点绿。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植树节要来了,潍坊日报社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3月13日、14日组...
安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安丘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