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江湖 照样“拳”释精彩 第四代尚派形意拳传承人鞠庆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爱好者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其中就有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的尚派形意拳。11月16日,记者见到了第四代尚派形意拳传承人鞠庆先,听他讲述练习与传承的故事。
□文/图潍报全媒体记者郭超
虽已73岁,每天练拳从不间断
16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安丘市人民公园附近鞠庆先的家中时,他正在练习形意拳,娴熟的套路和招式,颇具江湖人物气概。在这间近10平方米的练功房内,摆满了狼牙槊、鸡爪肋、鸳鸯钺、马牙刺等二十多件大大小小的兵器,墙壁上赫然可见关于形意拳的介绍。
形意拳在清初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广泛流传,在各地传承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和地域风格,尚派形意拳就是一个重要支派。由于清末尚云祥先生曾拜在国术名家单刀李存义名下,经过20年苦心研究后自成一派,并以“尚派形意拳”命名,在北京地区大规模传播,后传入河北、山东一带。
“练习形意拳讲究的是力度。”鞠庆先一边练习,一边向记者讲解。只见他拳心紧握,双臂略微前倾,旋转中往外发力,双腿呈弯曲姿势,脚步跟随双臂的力度变换动作,出拳时两眼怒张,回拳时两眼迅速放松,肚子随着拳的收缩呈波浪状起伏,招招尽显以退为进。
记者上前体验一番,鞠庆先快速出招,拳头落在记者双肩下侧约一拳头处,拳落时有如电击,约五秒钟后由内而外感觉出疼痛。
73岁的鞠庆先一袭黑色练功服打扮,面色红润,精神奕奕,言谈举止铿锵有力,看起来不像古稀之年的老人。“我现在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很少有生病的时候。”鞠庆先笑着说,这跟他常年练习形意拳有很大关系,形意拳比其他拳种在技法上独辟蹊径,主要以散手单操为主,练习起来讲究不招不架,直进直退,动作简练,可以起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作用。
如今鞠庆先每天坚持4时30分准时起床,静坐半小时后,便绕着人民公园开始日复一日的练习,始终讲究一天一个招式,每天约两个小时,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
自幼练习,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鞠庆先年幼时因为一场疾病,开始接触形意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训练,起初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但在练习过程中愈发被灵活多变、形神合一的拳法所吸引,13岁时拜了安丘市景芝镇的武术名家杨勋庭为师。有了专业老师指导,鞠庆先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学习起来有板有眼,杨勋庭也对这个小徒弟颇为得意。在同龄人中,鞠庆先总是最先掌握要领,8年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1岁时,鞠庆先来到北京市某部队服役,除了正常训练外,他从未放弃过形意拳的学习。由于具备良好的武术功底,在业内武术名家的举荐下,鞠庆先结识了中国尚派形意拳第三代大师鲍玉藻。
此时的鞠庆先虽然年纪轻轻,但对于学习形意拳始终保持一股韧劲,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总是追着鲍玉藻不放。久而久之,鲍玉藻被鞠庆先的执着打动,最终将他收至门下。自此鞠庆先学习形意拳一发不可收拾,经过每天不间断刻苦学习,全面掌握了形意拳的精髓,鲍玉藻也将尚派形意拳的理论和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鞠庆先与当时的“鲍氏武术团”成员吴立根、袁宝海、高元生等师兄弟成为京城武术界的佼佼者,并在业内取得良好口碑,也正式成为第四代尚派形意拳传承人。
1983年,鞠庆先转业,将形意拳的理论和技艺原原本本带回安丘,并与安丘的形意拳融为一体。虽然鞠庆先转业后种过地、当过企业员工,但心中始终未忘记传承形意拳。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上世纪80年代,鞠庆先在安丘市人民公园建立了“形意拳培训中心”,不遗余力传承尚派形意拳,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先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爱好者,真正使形意拳在安丘市扎根、普及和发展。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其中就有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的尚派形意拳。“学习研究是一种享受,传承是一种责任。”鞠庆先说,形意拳作为中国四大名拳之一,发展到现在,最重要的便是传承。下一步,他将原封不动地传承和普及形意拳的技法、基本要领和理论,位弘扬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勠力同心 百日攻坚战犹酣 安丘市狠抓项目建设引领产业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
以等不得的紧迫感谋划项目,以慢不得的危机感推进项目,以坐不得的责任感招引项目,安丘市在深入推进“百日攻坚”大会...
安丘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