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兴村富民的领路人

潍坊日报 2019-07-28 09:53 大字

□本报记者刘晓杰

“一定要像经营自己的家庭一样经营好村庄,带领老少爷们壮大村集体经济,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2014年11月,42岁的孙瑞春高票当选安丘市金冢子镇北南戈庄村党支部书记时,面对全村父老,郑重地许下了这句诺言。

5年过去了,北南戈庄已经“脱胎换骨”。村里环境优美、房屋宽敞明亮,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文化广场、配套休闲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北南戈庄从原来的贫困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提起眼前的幸福生活,北南戈庄村人打心眼儿里感谢孙瑞春。

建设“新北南戈庄”,是村民的所想所盼。“2014年11月,当选党支部书记时,村集体不但没有收入,还负债40多万元,党员干部队伍老化,作用发挥不明显,威信不高,整个村子像‘一盘散沙’。”孙瑞春回忆道。然而,面对这些困难,孙瑞春雷厉风行,决定先从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抓好党员干部管理入手,凝聚起村里发展的活力。

穷则思变。北南戈庄村没有区位优势,是一个典型的农村,要想致富,只有在土地上做文章。孙瑞春立足村情,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发展起了大樱桃、黄金蜜桃,培强做大了林果产业,找到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致富增收相结合的路子。他主导注册成立了安丘市泊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打破零散种植、户户管理的传统,把土地集中起来、流转出去,实行规模化经营,先后流转土地486亩,带动群众亩均增收1万元。全村发展起大樱桃560亩、黄金蜜桃326亩,建成大樱桃大棚19个。他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对年收益90万元的大樱桃和300万元的黄金蜜桃,分别按合作社20%、村集体30%、农户50%和村集体10%、农户90%的比例分配收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让村集体有了钱的同时,我开始抓好为民服务提升,配齐了电脑、打印机等设施,充实了党群服务点;完善农村党员‘网格化’制度,由村‘两委’干部和有能力、威信高的党员担任网格长,划定责任服务区,就近联系帮扶周围农户;围绕解决发展规模经营、完善基础设施等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情,建立了村‘两委’主导、党员带头、村民共同参与的村级自我服务机制。”孙瑞春介绍道。

孙瑞春说:“只有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办好实事,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才对得起群众对我的信任。”2014年的北南戈庄村,村里没有一条硬化路,村内道路全部被建新不拆旧的房屋、烤烟房给堵住了,车辆进不来出不去……就在孙瑞春上任后,他领着村‘两委’干部、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利用55天的时间,动用机械拆除了破旧房屋17处、烤烟房36处。道路通了、主干道路硬化了,他又以打造美丽村庄为目标,栽植绿化苗木3000余株,实现了村庄的硬化、美化、绿化。他又给村民建成文化广场2处910平方米,配套休闲健身器材,让村民有了健身娱乐的场所。

“村里的事,要让村民做主。”孙瑞春说。上任以来,他积极实施以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全力建设和谐北南戈。围绕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他每个月雷打不动组织召开“阳光议事日”会议,对村级事务、涉及村民利益事项、财务收支情况等,进行集体议事、集体评判,让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在党员群众“眼皮”底下运行,连续三年实现村级“零招待费”。他注重抓实村风家风,组织成立由威信高、说理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代表担任的乡村道德评判团,牵头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作为重要内容,告诉老少爷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制定村民从道德层面共同认可的村规民约。每月确定一类“家风”先进典型,扎实开展“先锋党员”“致富能手”“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带引领,推进良好风尚成为村民行动自觉。

在孙瑞春的带领下,北南戈庄摘掉穷帽子后,以孝老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蔚然成风,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撩开面纱、初绽芳容。

新闻推荐

田永纪同志逝世

潍坊市规划国土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正县级)田永纪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2019年7月10日晚10时去世,享年85岁。...

安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安丘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