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美丽富裕新杞都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暮春时节,走进坊子区黄旗堡街道,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逄王一品西红柿园区人来人往,喜迎八方采摘客;潍汶生态农业园花开花落,引得各地拍客纷至沓来;东门口村古杞国历史文化展馆主体建筑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最后处理;富美乡村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勤劳的黄旗堡人民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乘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在现代农业、历史文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创造幸福新生活,谱写发展新篇章,努力建设美丽富裕新杞都。
黄旗堡街道位于坊子区东南部,地处潍、汶两河冲积平原,东、南与美丽的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相连,西南与安丘市接壤。辖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人口5.4万人,5.8万亩耕地。这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夏初,斟浔国于此建都,西周淳于国在此施政,春秋战国时期杞国在此建都时间达262年之久。因为杞国是夏朝大禹的衣钵传承者,所以当年孔子到此寻求夏典,虽不得夏典但寻得《夏小正》,使之得以流传至今。辖区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历来是潍坊市重要的水源地和蔬菜出口加工生产基地,形成了万亩苗木、万亩大葱、万亩大姜和万亩蔬菜种植格局。先后荣获潍坊市农业十强乡镇、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镇、潍坊市农产品质量示范镇等荣誉称号。今年以来,他们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实施文化引领,挖掘杞国历史文化,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塑造文化历史亮点,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借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农业产业振兴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因村制宜、彰显特色,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为这座千年古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黄旗堡街道把发展现代农业当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着力在现代农业上下功夫。
观光农业效益化
沿省道潍胶路,过汶河大桥,就会发现一座高高耸立的仿古式大门,门楣上“黄旗堡”几个大字苍劲有力,进入大门,就是黄旗堡街道汶潍生态农业园区。这儿,油菜花、紫藤花、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等近百种绿化植被竞红逐绿,春风中笑盈盈地迎接游客。
向科学要发展、向规模要效益。黄旗堡街道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的机遇,积极自筹和争取上级资金先后完成了西门口、颜家、大桃、乙甲、杞城、高家庄6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不断改善种植条件,提升土地承载价值。同时,大力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开展了以田间道路硬化为主的农田林网建设,新增田间硬化道路70多公里,农村田间路网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通过一系列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综合配套、集中治理、示范带动的良好效果,实现了辖区农田改造全覆盖,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去年以来,黄旗堡街道采摘园区由原先的2个,扩大到现在的6个,通过规范市场秩序、对农户培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服务接待水平等工作,全面提升采摘的满意率和美誉度,果树下、菜园里,“采”出越来越高的经济效益。今年3月以来,黄旗堡街道先后接待城郊游游客3.5万余人次,带动果农、菜农以及相关行业增收1500余万元。
据介绍,黄旗堡街道通过组织、引导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的成功经验,很多农户逐步转变原本靠天吃饭、听市场指挥的被动观念,瞅准城市市民喜好,投其所好发展起了以旅游、观光为主的现代农业,从而跳出了“丰收不增收”的怪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科学规划采摘板块、拉长观光链条,把农业资源整合起来,不断做强观光农业这块“大蛋糕”,让老百姓分享到观光农业带来的无限商机。
设施农业现代化
在地处潍河岸边的半截楼葡萄生产基地里,一排排齐整整的葡萄已经有一米多高,绿油油的枝蔓规则地爬在架子上,葡萄穗已经形成,一串串酣萌可爱。农民们正有条不紊地为葡萄打头、舒蔓。据了解,半截楼葡萄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2000亩,他们遵循“安全、健康、环保、可持续”的绿色生态生活理念,采取标准化生产的管理模式,成立了半截楼果蔬专业合作社,并注册“杞王牌”葡萄商标,对葡萄种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高质、高产。同时,以合作社为主体,积极走出去,与北京、青岛、徐州等地大型商贸企业对接,每到收获季节,农户将葡萄运至合作社,由合作社直接装车外运,统一结算,实现了农产品向大城市、大超市的直供,成为“农超对接”的典型,从而一改过去农民“押宝”式的传统种植模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了实惠。
“自发展设施农业以来,我们冬天也不猫冬了。春天还没到,我们的暖棚里就已经是‘盛夏\’了,提前成熟的瓜果蔬菜不仅可以卖上好价钱,而且还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正在给葡萄打头的半截楼村村民周继良说。
近年来,黄旗堡街道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合作社为主体、多元化投入、完善配套服务等方式,全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设施种植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大大增加,成为辖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设施农业在黄旗堡遍地开花的同时,各家合作社纷纷打出自己的“金字招牌”,发展特色经营。西门口牛蒡、车埠大蒜、大桃山药……主打特色生态农业,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一传十、十传百,组团来的老顾客越来越多。
黄旗堡街道交通便利,省道潍胶路、下小路穿境而过。每逢周末,市民三五结伴就可驱车来到这里,享受垂钓之乐及田园之美。他们依托政策、地缘、交通等优势,面向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带领、鼓励合作社发展特色设施农业,使参与其中的农户增收致富。黄旗堡街道今年将继续发展以逄王三村500亩高标准智能大棚为主的特色设施农业;建设融入杞国古文化元素,集人文、民俗、农庄文化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的250亩东门口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古杞国文化为特色的150亩城后农业文化园区,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黄旗堡街道利用设施农业引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使传统种植向特色农业发展的态势强劲。近年来,黄旗堡街道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特色”的原则,牢牢把握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做活休闲、观光、采摘农业这篇大文章,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布局多元化、发展产业化、建设特色化、管理规范化,黄旗堡街道不断探索创新思路,采取“引导+示范+推广”的模式,发展休闲采摘基地,这条以建设休闲观光采摘园为重点的一小时城市半径观光农业带的成功打造,不仅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了悠然的田园风光,分享到快乐和绿色,还使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走上了增收致富道路。
品牌农业市场化
3月18日,黄旗堡第二届“逄王一品”有机西红柿采摘节活动开启,村民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市民们感受亲自摘下丰收果实的喜悦。一大早,村支书周顺治的电话就响了起来。在“逄王一品”有机西红柿园区内,记者见到周顺治,他正在接待一位前来洽谈有机西红柿采摘业务的客商。去年,逄王一村人均纯收入实现2万余元,仅西红柿一项,村里销售收入就实现1560万元。
“多年来,我们村致力于打造绿色、有机生产,种植的西红柿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今年,街道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大力支持,帮助我们合作社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有机西红柿采摘节,组织了首届西红柿大王评选,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模式推介我们的产品,使我们的有机西红柿销往全国各地,农民收入成倍增加。”逄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顺治介绍说。
半截楼“杞王”葡萄、“逄王一品”西红柿、田东“玻璃翠”芹菜、西门口“杞都”牛蒡、柏台的西瓜……通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建立原产地地理标志、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持续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该街道已发展“逄王一品”“杞王”“杞都”“十谷”“汶桥”等专业商标,大葱、牛蒡、小麦、韭菜、西红柿、黄瓜等6个绿色认证产品、有机认证产品,西瓜、芦笋2个无公害认证产品,通过“三品”认证的果蔬种植基地面积达到3.358万亩,占农产品种植总面积的68.5%。
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坚持本土特色,黄旗堡街道挖掘原有农业“老字号”,促进品牌农业形象升级,通过科学布局农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现代高效农业,强化效益意识、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盘活优势资源,让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品牌效应铺就农民致富路。在黄旗堡街道逄王一村兴逄果蔬专业合作社,大棚里的西红柿长势正旺。站在地头上,种植户周新智的脸上溢满笑容:“家里有两个西红柿大棚,现在卖得正欢,一年两茬,一个棚能赚七八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周顺治介绍,全村共有100多个西红柿大棚,吸纳了80多家种植户。
在黄旗堡,像逄王一村这样的农业特色村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街道引导各村根据区位条件、传统产业、资源优势等,合理选择各具特色的村域经济发展路子。在发展特色农业中,街道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推动半截楼“杞王”葡萄、逄王“一品”西红柿、田东“玻璃翠”芹菜、西门口“杞都”牛蒡4个农业品牌拓宽销售渠道,走“农超对接”,走互联网、物联网营销路子,扩大了特色产业的影响力。
新时代、新农业、新业态。在水场官庄村,留学归来的王艺杰正通过互联网把家乡的土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了我扎根农村的信心。小时候都是人在田里干活,现在换了机器在干活,我们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通过互联网把产品销到四面八方。乡村振兴看人气。眼看着村子一天天变美,一些年轻人也开始返乡,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农村的希望和活力。”
合作社引导农民抱团发展。近日,在半截楼村村民周立东的棚里,已经结穗的葡萄长势喜人,他正忙着给葡萄拿穗,“今年我建了4个葡萄大棚,不用农药,有机管理。加入合作社,不愁销售,一个大棚投资7.5万元,一年卖葡萄挣8万多元,一年就收回投资。”为了推动规模化发展,半截楼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种植葡萄。如今,村里有机葡萄示范基地达1810亩,质量有保障,很受客商欢迎。同时,他们不断组织产品研发,注册成立了潍坊市沁怡缘葡萄酒有限公司,选用本地优质玫瑰香葡萄,与省内知名葡萄酒厂家联合,研制开发了“半截楼村”玫瑰香原汁葡萄酒,已经投放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为扎实有效推进“一村一品”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黄旗堡街道对各村大宗农产品生产做了规划,加大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力度,积极引导农村能人大户,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此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与此同时,街道加强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管理,强化市场运作,规范半截楼2000亩葡萄、于家5000亩苗木花卉两个基地建设,引领农民抱团发展。
产业链推动农业迈向高端。于家汶畔村的苗木产业已经有30年的历史,村支书于理吉介绍,目前村里苗木经纪人达到30多人,不少人开始承接绿化工程,全村现代苗木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苗木产业的聚集、辐射和带动能力日益彰显。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黄旗堡街道积极打造特色农业园区,扩大产加销一体化生产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为产业迈向高端注入新活力。街道发挥优势,搭建农产品物流交易市场,借助逄王西红柿产业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年内新建一处集产品交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的专业物流交易市场。规划建设三个特色农业园区,推动产业多点开花。如今,从设施蔬菜到果蔬精品加工,从专业合作社到特色园区,黄旗堡街道已经初步形成了精品蔬菜、苗木、名优水果等为特色的“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布局。
“一村一品”让黄旗堡街道的农民在巩固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提高了种植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为辖区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本版文字统筹:坊子区新闻中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涛刘金荣)安丘市兴安街道东关小学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为契机,多渠道开辟家校沟通渠道,...
安丘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