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工作干上了“瘾” ——记市财政局驻安丘绪泉村第一书记姬国强

潍坊日报 2017-08-08 08:41 大字

□本报记者潘来奎

在安丘市辉渠镇,姬国强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自从任住村“第一书记”以来,他真心真情为百姓,先后带领两个贫困村走上了致富路。

因地制宜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安丘市辉渠镇辉渠村虽位于镇政府驻地,但下辖的5个自然村,均为山岭地形,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收入低,是全市贫困人口最多、扶贫任务最重的村。随着“第一书记”姬国强的入驻,辉渠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间破瓦房,五个工作点,第一书记姬国强带领工作组对5个自然村采取轮流办公方式,走遍5个村的角角落落,翻遍每个山岭、土坡,调查各村村情村貌,掌握土地、水源、资产、劳动力等第一手资料。

根据调研情况,姬国强创新扶贫思路,制定了“项目输入、产业扶贫,整体搬迁、改变环境,健全配套、系统保障”的全链条扶贫方案。在他的带领下,按照“一村一策”模式,5个自然村都播下了发家致富的“种子”:大辉渠村整合河泉资源,发展生态莲藕种植,已建成6000余平方米藕池;尚家庄村,工作组帮助村民在大杏山半山坡处打深水机井2眼,在山顶建立蓄水池,满足大杏山周围500亩林果用水;西辉渠村,工作组与村委会和企业签订“精准扶贫劳务合作协议”,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工人每月工资达到三四千元;石灰尧子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争取14亩建设用地指标,协调配套扶持政策,动员全村易地搬迁到发展条件更好的辉渠镇镇区;李家河村,筹集50万元资金对河道土地进行平整治理,将整理出的40亩优质土地采用综合开发模式,实现土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老百姓有事,他都记在本上,记在心里。李家河村李云亮27年无户口问题、尚家庄村朱德友17年无户口问题解决了,连村里的“黑户”们也能正常享受政府政策了。他还专门为残疾、年老贫困者协调争取30套轮椅、拐杖等残疾人辅助用品,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党员干部多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发放生活物资及慰问金。

两年期满,这个当初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村里的面貌新了。路通了,光伏发电站建起来了,甚至还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墙。

主动请缨再任“第一书记”

在辉渠村“第一书记”任期结束后,姬国强本可以回到市财政局机关,可是,想到村里的老百姓,想着周围还有的贫困村尚未找到致富模式,他向单位主动提出继续担任第一书记。今年3月18日,姬国强正式到辉渠镇绪泉村报到,担任“第一书记”。

针对该村四面环山、贫穷落后和软弱涣散、思想守旧的现实情况,姬国强提出了以“两山”理论为基础、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底线,以创新村级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转型和村集体经济提升为主要内容,摸索一条生态环保、有机循环的“智慧型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力争为安丘市西南部山区孵化培育农村产业扶贫新项目。

他发现,村里的情况特别适合之前自己去学习过的木耳种植技术,于是,他带领着村民将废弃的学校操场平整出来,自费购买菌棒,安置、喷水,手把手教村民种植技术。在到达绪泉村两个月后,他所带来的木耳种植就大获丰收。

姬国强介绍,他打算发展一个村里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经济,一定不能污染环境”,姬国强一直坚持这一点。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姬国强希望探索发展特色林果种植和菌类栽培等特色农业,拔掉缺水的“穷根”,改变种植结构,培育以农特产品精加工和食用菌培育、销售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智慧农业服务、劳务中介、物流仓储、农事体验(田园综合体)为主的第三产业,形成多产业业态互相融合、有机循环发展的智慧型农业模式。

随着木耳种植产业的成型,姬国强打算发展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方式,着力打造以绪泉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村民以资源、资金、要素入股)、各专业股份合作社(村集体控股的绪泉村林果种植股份合作社、绪泉菌类种植股份合作社和绪泉村劳务专业合作社)和农民联盟为辅、吸引社会资源参与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各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合股联营、抱团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实力,拓宽村民脱贫致富和增收渠道。

“看着村子一点点变了模样,莫大地欣慰和自豪,扶贫工作真的会干上瘾。”姬国强说。

新闻推荐

产业强市上半年成果发布

潍坊市各部门按责任分工逐项督查、调度重要事项推进情况GDP实现2863.97亿元上半年,产业强市1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3.97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6.9亿元,同...

安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