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一朵花开
好友最近喜欢读古文,前天晚上发来一段文字:“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现代社会,人人都在“虑”,人人都在想“得”,而“得”前的“静”和“安”,好像已经成为稀缺品了。
心不静,焦虑如影随形。大到同事买了大房子,小到邻居的小孩考过了钢琴七级,甚至幼儿园里别的孩子得到三朵小红花,自己的孩子只得了二朵,别人的孩子吃了两碗饭,自己的孩子只吃了一碗……在焦虑的心理下,都会乱了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常见病,日子过得兵荒马乱。
好友以前是特别急脾气的一个人。吃饭总是催菜,逛街总是急急忙忙,爬山总要最快爬到山顶,去一个地方总想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后来她的状态越来越不好,焦虑失眠。一位学过心理学的朋友,推荐她认真读一些古文。“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
好友原本聪慧,开始试着放慢节奏放空心绪,慢慢地读书养花。“以前养花,总嫌它长得太慢。”现在,她会坐下来,泡一杯茶,安静地等待一朵花开。
“冬天的下午,坐在阳光很好的阳台上,捧一本书,等一盆水仙慢慢地、慢慢地开放。”她会享受一段安静的时光,收获内心的充实与幸福。
自静而始,终方能得。我也是如此。自从儿子上学之后,我就不由得越来越烦躁。早上催他:“快点,起床了!”“快点,刷牙了!”……晚上则是“快点吃饭!”“快点写作业!”……“快点”,成了我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我也觉得自己不对,但在这个焦虑的年代,很难静下心来,等一个孩子慢慢长大,等一朵花慢慢地开。总有各种事儿催着,让人不由得一直往前赶,忘了欣赏一路上的风景。我的精神越来越紧绷,孩子和我越来越疏远。像那位好友一样,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但又不知如何改变。
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有人去拜访著名作家金庸,那时老先生已经写出了《射雕英雄传》等几部成名作品,名气很大,更不缺钱。但他们走的时候,看到金庸先生坐在书桌前,一盏台灯,一支笔,一摞稿纸,开始写《天龙八部》。灯下那个寂寞的影子,震动了他的心。
一个著名作家,和我这样一个普通人,没有一点关系也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但我觉得,我应该慢下来,在人生的灯光下,等内心一朵花慢慢地开。因为,花开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安静的美。这种内心的安详和充实,是一种难得的美好的感受,人生不可或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雪萌大雪已过、冬至将来,这天气就真冷起来了!身处北方被暖气宠爱着的我们,似乎并没有感觉寒冬有多么难,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