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写小说是一个人的“战争”
□新时报记者 江丹
最近,王小平的长篇新作《三色镯》上架。或许是由于其所担任编剧的《刮痧》《甄嬛传》《芈月传》等影视作品太过耀眼,很多时候,人们会忘了她还是一名出色的小说家。王小平说,无论是写剧本还是写小说都不容易,前者是在为一个宏伟的工程打基础,后者则是一个人的“战争”,“但对我来说,我更喜欢写小说,因为它更自由、随意,没有束缚。”
作品是写给读者的
《三色镯》上架,小说家王小平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这部新长篇以上古神话共工触怒不周山,女娲炼石补苍天为缘起,以拥有神秘力量的三色镯为线索,重新讲述中国公主图兰朵的故事。
王小平要讲这样一个故事的想法由来已久。2000年,王小平和先生郑晓龙结束了《刮痧》的拍摄,那是一部与东西方文化冲突有关的电影。当时便有朋友建议他们去拍同样跟东西方文化有关的图兰朵的故事。
“我和我先生郑晓龙仔细分析了歌剧《图兰朵》的故事,它是来源于阿拉伯的名著《一千零一日》。一个疯狂的公主莫名其妙地把每个来求婚的王子都杀了。这是个缺乏内在合理性的故事,所以我们认为它不具有改编的价值。直到有一日,我们突然找到了‘三色镯’这个关键的情节道具和出发点,才有了创作的激情。”王小平说。
王小平介绍,歌剧《图兰朵》只是提供了一个创作的起点,《三色镯》已经完全解构了《图兰朵》中原有的人物关系,与最初的故事已经没有太大关联,或者说小说“已经远离了歌剧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架构”。
王小平坦言,《三色镯》的创作想法是剧本在先,但是剧本被推翻多次,而小说却写得很顺利,并且最先完成。创作小说《三色镯》的过程让王小平感到快乐和愉悦,她说:“因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时间的压力,可写可不写,愿意写的时候就写。”
王小平说,其实《三色镯》的小说是在创作几个剧本的间隙完成的,并非一气呵成。“故事和人物一直蛰伏在我的心里,时不时跳出来,跟我悄悄对话。出版了,回头一看,好像时间很长。”王小平说。在她看来,这8年的小说创作,让她“有种时不时逃学出来,到另外一个奇妙多彩的世界里闲逛的快乐”。
“无论是写剧本还是写小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写剧本是在为一个宏伟的工程打基础,写小说是一个人的战争。但对我来说,我更喜欢小说,因为它更自由、随意,没有束缚。”王小平说。
不同于以往的《孽缘》《刮痧》《在纽约的北京人》,《三色镯》中,王小平放大了“好看”这一要素。按照传统的文学创作观念,过分强调“好看”会显得不那么高级,但是王小平在新作中愿意去尝试和挑战。“只是希望在情节和文字节奏上更通晓一点,让读者更容易共情,有更广泛的到达率。作品是写给读者的,每一个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都希望有更多的人阅读自己的作品、喜欢自己的作品,与书中的人物共情、共通。所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阅读快感还是很重要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更重要
除了“好看”,《三色镯》也是王小平第一次书写魔幻题材,但在她看来,一个作家最重要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比起题材,她更看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手法。当下虽然现实题材更受关注,但它跟现实主义完全是两个概念,她认为那些流行的“甜宠剧”“偶像剧”都可以是现实题材,但它们与现实主义毫无关系。
“题材千变万化,古代的、现代的、战争的、家庭的、职场的、警匪的,用什么样的创作态度去处理这些题材比选择什么题材来写更重要,”王小平说,“只要你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哪一种题材都应该能写好。我在《三色镯》小说中写的故事虽然带有魔幻色彩,那些男女老少虽然穿着古代人的衣服,但他们有当代人共同的欲望和苦恼。嫉妒、复仇、战争、爱情、阴谋……书中每个人的遭际和痛苦不是悬浮在空中,而是紧贴生活,带着烟火气,让当代人很容易去设身处地与他们共情。”
尽管《三色镯》是一部魔幻题材小说,但王小平为之赋予了当代精神内核。小说的楔子是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打架,输了,怒撞不周山,随后女娲补天,引出三色镯。“其实共工和祝融的战争,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野蛮争斗的翻版。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正是以人类进化、脱离了动物的野蛮行为,用智力建立相对公平的规则社会,以人类共同合作进步为标志的。在我看来,任何人、任何民族在智力和肉体上都是平等的,合作才会让人类文明有未来。”王小平说。
小说中三个镯子的颜色分别是红、黄、蓝,王小平之所以做这样的设计,与三原色的色彩原理有关。“懂得色彩的人都知道,我们眼中的五彩缤纷是由三原色’红黄蓝’混合而成。若将三色混在一起,便是黑色。在我的小说中,三个魔镯的颜色就是红黄蓝三原色,它们相映互补,融合为美好的世界。三个镯子分别代表着人人渴望获取的美丽、智慧和权力。若能拥有一个,便是极大的幸福,可谓‘独为仙’。若纵容贪欲攫取己心,企图霸占所有,就会丧失对生命的感知和爱的能力,疯癫成妖魔,直至毁灭,这就是‘合为魔’。”
“从某些角度看,我们是通过魔幻的手段隐喻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昨天和今天,隐喻了人生。我们创作的目光仍然在现实人生上,在具有普世价值的真善美上。”王小平说。
格局与性别无关
由于王小平担任编剧的《刮痧》《甄嬛传》《芈月传》等影视作品成绩太过耀眼,有时候,人们会忘记她还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但对王小平本人来说,她需要经常切换作家和编剧的身份。
王小平解释,小说创作和剧本创作完全不同。前者看重美文,看重阅读中的快感,写作过程天马行空,信手拈来,几条线跳跃发展,可以进行长篇幅的心理描写,情节却不推进,但是后者则大多数是单线叙述,每一场戏、每一句话都与情节有关。此外,剧本创作追求叙述的简单明了,给演员和化服道各个部门的指令要清晰,还要追求角色台词的个性化。
剧本创作方面,王小平的很多作品都是与先生郑晓龙合作,包括这次《三色镯》的影视化制作。“郑晓龙是导演,是剧组的灵魂,我很尊重他的意见。但在创作上我们难免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基本上我们都坚持互相协商,以理服人。但作为夫妻,沟通方便是优势,容易吵架是劣势。”王小平说。
电视剧《甄嬛传》便是如此,郑晓龙任导演,王小平是编剧。很多读者和观众对王小平编剧的电视剧《甄嬛传》印象深刻,至今依然在视频平台循环点击观看。很多剧迷在网络上对《甄嬛传》进行了一种拉片式的细致解读,从服化道到台词一一分析,屡屡听到弦外之音,惊叹于其中的细节设置。《甄嬛传》的首轮播出是在2011年,如今近10年过去,已经具有了经典的意义。王小平说,她其实很少去关注网友的解读和分析,包括剧作本身留有的一些遗憾,“其实,影视创作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创作完了,就像一个孩子出生了,再不完美也是自己的孩子,再不好也无法挽救了。所以从来不去想‘遗憾’之类的事情。”
无论是小说《三色镯》还是影视剧《甄嬛传》《芈月传》等,王小平都在其中展现了一种女性的大格局,但这其实并非她的初衷。王小平说,她在创作每一部作品之前,都没有设定过一定要写女性题材,也就是当下流行的“大女主”题材,她关注的还是之前提到的现实主义态度。
“之所以有些作品的主角选择了女性,可能因为我自己是女性,熟悉女性的心理活动,会不自觉从女性的角度看问题,看历史,看现状,所以凑巧写了更多的女性。至于说到格局,不就是说眼界和胸怀吗?人的格局是他(她)的受教育程度和成长经历决定的,和性别无关。优秀的女性应该和优秀的男性一样对社会有担当,而经济自立和独立的思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王小平说。
无论是选择创作题材、谈论性别与格局,都足以见得王小平的一种开放态度。不只是这些,在提及所谓“网文”“网剧”时,王小平同样开放,在她看来,无论是刊发在网络上的小说,还是正式出版的纸质小说,它们不应该被划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包括在视频网站和电视频道播放的影视作品也是。
“从全世界的出版人和读者来说,只有好小说和坏小说之分。”王小平说,“好的影视作品、好的小说,它们的标准一直在那儿,就是深刻丰富的内涵与精湛的艺术质量的统一性。” 孙婷婷 绘
新闻推荐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无处宣泄的秘密,一定会有个角落,收留你那些脆弱的伤悲、孤独的欢喜。●邮箱:669606543@qq.com倾诉人:马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