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刚下手术台 闯进小胡同 《生逢灿烂的日子》解密70后的独家记忆

济宁晚报 2017-11-30 10:13 大字

中年

大叔

电视剧《急诊科医生》大热收官,《生逢灿烂的日子》接档在东方卫视热播,饰演男主角(郭家老二)的依然是张嘉译,演啥像啥的张嘉译成为了职业演员的典范。近日他接受媒体采访,分享了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和拍戏过程中的精彩细节。

“怀旧”一直以来都是《生逢灿烂的日子》最大的看点之一。70后的张嘉译表示,自己在演戏的过程中也时常会有“回到过去”的错觉,“这部剧从道具到服化,每个地方都做得很用心,就是我们记忆中70年代的样子。”剧中,张嘉译饰演的老二郭小海是个在“折腾”中成长的孩子,小时候是邻里间公认的捣蛋鬼,长大后依旧“叛逆”,成为那个时代的第一批个体户。张嘉译认为郭小海虽然看上去玩世不恭,但他心中也有对梦想的坚持。

“任何一个男孩儿都经历过淘气、叛逆、爱惹事儿的阶段,剧本细节上的处理都会让我感觉很真实,唤起了我对于自己少年时代的一些回忆。”张嘉译对郭小海的追梦之路很有共鸣,因为他自己对于理想的执着也是一样的:从1987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开始,张嘉译在这个行业已经走过了30年,在最初的北漂生活中,他也为了理想做过很多尝试,“那会儿什么都干过,跑剧务,当副导演,不喜欢的剧本也拍。”

出生在相同的年代、年轻时对于理想相同的拼搏与坚持,对于张嘉译来说,这都是郭小海这个角色吸引他的地方。共同的成长经历和年代背景,让身为70后的张嘉译演起戏来可谓是得心应手,“因为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对角色的理解也容易很多。”

此外,时隔十七年,张嘉译和姜武再次出演兄弟,两人默契依旧,“那个时候我们都才30岁左右,现在比以前有了更多的经验,不管是人生还是演戏,都成熟很多。”张嘉译说姜武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沉稳可靠的,戏里戏外都是他很敬重的一位大哥。除了姜武之外,张嘉译与刘佩琦的对手戏也颇具看点。两人在《百年荣宝斋》、《白鹿原》等剧中都有过合作,此次刘佩琦摇身一变成为张嘉译的“父亲”,两人演起戏来也是十分契合。

剧透

为观众呈现最地道的北京文化

随着70后、80后已逐渐成长为时代的中流砥柱,以这批年轻人的青春回忆为题材的影视剧较受欢迎。而该剧将镜头对准青春岁月更为厚重的70后,他们有信仰、任性、有拼劲,看重邻里亲情、兄弟深情。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之中,个性迥异的四兄弟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剧中的四合院以及极具年代特色的服化道,带入感很强。

《生逢灿烂的日子》讲述在1970年代北京胡同里出生的一家四兄弟从小年轻到不惑之年的人生历程。时代变化下小人物的命运,是该剧着力呈现的核心。身兼编剧、艺术总监、主演数职的果靖霖:“我就是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我就是70年代生人,我认为我们这一代是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这部剧,也可以看作是一代人的成长史,到了这个岁月,总会想想以前,斗胆展望一下以后,想着想着,我就想干脆把这些用这种方式记录下来吧。”

该剧原名《北京人在北京》,可以看出无论台词、场景还是人物个性,无不透着浓浓的京味儿。在这部戏里主创将为观众呈现最地道的北京文化,纯真美好又令人唏嘘感叹的年代情怀,浓郁十足的京腔京味勾起无限感慨。(综合)

新闻推荐

品质剧窘境怎么破

最近,各大卫视开始进入年度总结阶段,盘点2017年播出的品质剧,有的剧集堪称现象级,创造了高收视率,有的剧集口碑不俗,收视率却不高,如最近一个月上星播出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平凡岁月》和《一树桃花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