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不是家务事 铜川这个反家庭暴力庇护机构就在身边

铜川日报 2020-12-15 07:10 大字

?市反家庭暴力庇护救助中心内,工作人员贴心地准备了婴儿床,方便寻求庇护的母亲。

本报记者 张欢欢

铜川市救助管理站的2楼,有5间房显得颇为特殊。明亮通透的房间里摆着单人床,床上铺着干净整洁的被褥,墙上挂着装饰画,角落里还有几盆绿植,这一切让房间有了些家的温馨。

这里是铜川市反家庭暴力庇护救助中心。专门为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人,提供一个临时的庇护场所。

家庭暴力是人性之恶、家庭之痛,也是社会之患、文明之殇。今年12月1日,《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正式施行,标志着陕西省在预防家暴和保护受害者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铜川也一直走在开展反家庭暴力工作的探索道路上,2011年铜川市家庭暴力投诉中心揭牌成立,2020年市民政局联合市妇联成立了铜川市首个反家庭暴力庇护救助中心。

反家庭暴力庇护救助中心由市救助管理站具体承办实施,为铜川市家暴受害者提供临时生活帮助、心理疏导、调解纠纷、法律咨询等服务。中心主要救助对象为铜川市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中因遭受家庭暴力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处于无处居住等暂时生活困境,需要进行庇护的儿童和成年受害人,寻求庇护救助的妇女可以携带需要其照料的未成年子女同时申请庇护。中心设置社会工作室、心理访谈室、探访会客室、生活居室、活动室、阅览室及法律咨询援助室7个功能室,生活用品等基本设施配备齐全,致力为家暴受伤者打造抚慰心灵的温床。

但是成立以来,庇护救助中心却门庭冷落。对于庇护救助中心的遇冷,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韩延成认为,一方面,人们对于家暴的观念认识还比较传统,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另一方面,对反家暴救助,还缺乏宣传,很多人有庇护需求,但是却不知道到哪里寻求帮助。

韩延成介绍,庇护救助中心今年接待的遭受家暴伤害的人不超过10人,均为成年女性。而且她们还都不是以家庭暴力为由寻求庇护的,都是在住进救助站后才慢慢吐露心事,坦言自己遭遇了家暴。至今,还没有人主动找到庇护救助中心寻求庇护。

宜君县太安镇某村一位长期遭受家暴的妇女,因为不堪忍受丈夫的谩骂殴打离家出走,身上的钱花光后无处可去,最终被派出所民警送往市救助管理站。期间,她不肯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直到被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爱感动后,才告诉工作人员,原来她是因为想要逃离“喝酒打人的丈夫”才离家出走。

对于这样的情况,韩延成感到既心酸又无奈。“入住庇护救助中心几乎是零门槛,没有繁琐的程序,只要是遭受家暴伤害的人来寻求庇护,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入住庇护救助中心,我们的大门永远敞开。”他呼吁,如果遇到家庭暴力,应主动向外界寻求帮助,相关部门也可以提供线索,庇护救助中心会上门进行疏导救助。

编后:

面对家庭暴力,每个人都有权利坚决说“不”

“床头吵架床尾和”“过日子哪有不吵架的啊”“夫妻没有隔夜仇”“打你是因为爱你”……长期以来,受“家丑不可外扬”“男尊女卑”等一些陈旧观念的影响,家庭暴力往往被视为“家务事”。正是由于这些陈旧观念,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敢声张,长期默默忍受暴力侵害,殊不知一味逃避忍让,或者担心“家丑外扬”丢脸,只会助长暴力行为愈发疯狂变本加厉,甚至危及生命。

家庭不是法外之地,家暴不是“家务事”,全社会要形成不姑息、不纵容、勇于对家庭暴力说“不”的意识,以“零容忍”对抗家庭暴力。在首次遭遇家庭暴力时,受害者就要勇于站出来,寻求帮助,向妇联、居委会等部门反映,也可以选择报警,甚至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强硬的姿态来回击家庭暴力。当然,要提高反家暴意识,还需要加强反家庭暴力法的普法宣传,需要公、检、法、司多部门的分工合作,加大对家庭暴力案件的打击力度,对施暴者予以惩戒,给受害者提供相应的救济和保护。

如果你遭受了家暴或者正在遭受家暴,可以及时寻求身边人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帮助,不要让自己真正受到伤害,如果你看到了他人正在遭遇家暴,请不要害怕多管闲事,去尽自己的能力阻止吧。

新闻推荐

姜超恒:风雨兼程15年 山村面貌换新颜

本报记者朱红卫通讯员高雪妮刘晨松初冬时节,走进宜君县棋盘镇黄埔寨村黄凤种鸡养殖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