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艾的故事
传说,唐太宗称帝期间,夏季长安炎热,他每年都到玉华宫避暑。一日,太宗突觉胃部浣胀,御医即骑马釆药,为太宗诊治。御医行至一山村,在远处就闻到一股草香,下马细察,发现山坡上都是九尖叶草,釆其叶细嚼,微苦温甘,便釆了许多,飞骑玉华宫。御医将采取的叶草熬汤,太宗喝后即愈。剩余叶草晾干,不久由绿变黄,为太宗放胸口、膝盖处灸。灸后太宗体热身健,问其叶草何处采集,御医细言后,太宗大喜,诏大臣亲随前往察看。叶草满山坡都是,散发浓香,太宗给大臣们说:此草是驱寒神药,大艾无疆,称其大艾,赐此村为艾蒿洼。宜君县艾蒿洼村村名延续至今。
宜君大艾在唐朝专门进贡朝廷,夏季蚊虫多,夜熏浓香起,人们再不惧蚊虫骚扰。大艾医用随即开发,九州闻名。
药王孙思邈幼年多病,中年用灸法健身,常灸火遍身烧。至九十三岁,仍视听不衰,神采丰茂,寿过百岁尚能著书立说。
为何以多病之身反而能享百岁之寿?历史上已经做出了无数总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孙思邈非常重视日常养生之法,尤其注重艾灸,他说,“凡人居家及远行,随身常有熟艾一升。”意思是说,要随身带些精制的艾绒,以备养生保健之需。
孙思邈一生著书80余部,在后期的多部医学名著中极力推崇灸法,他的灸法养生理念也一直被历代医家视为金科玉律并流传至今。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共30卷,载述广博、条理清晰。其中有关针灸的内容约1000多条。
他重视疾病的早期防治,首次提出预防疾病的保健灸法。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第四》中明确将人的疾病状态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中,孙氏给出了具体的预防疾病的保健灸法,“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就早期治疗问题,《备急千金要方?论风毒状第一》有云:“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觉,即灸所觉处三二十壮,因此即愈,不复发也。”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列举的病症治疗方法不拘于一。针刺、艾灸、汤药,依证灵活选择,针灸药物并重。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有云:“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故是良医。”又说:“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从灸疗体位、顺序、艾之生熟、艾炷大小、隔物灸等方面进行论述与发挥,使灸疗法趋于成熟。孙氏谓:“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是说点定腧穴后不可移动体位,保证用穴的准确方可施灸。对于施灸顺序,孙氏提出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原则。“外气勿生、内气勿熟”则是讲灸之“生熟法”的具体应用法则,即病在外在经脉,灸的壮数宜少、艾炷宜小;病在内在脏腑,灸的壮数宜多、艾炷宜大。当然,施灸量还要根据患者身体强弱和病情轻重来确定,若壮丁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复减半。”但孙氏亦强调“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灸之生熟,亦宜樽而节之,法当随病迁变”即灸之大小、生熟应根据具体病情而灵活选用。此外,《备急千金要方》还辑录了多种隔物灸,如隔蒜、盐、豆豉、葶苈子等,甚至还有特殊的麻花灸、苇简灸等,这大大丰富了灸法的内容。经外奇穴是针灸腧穴的重要组成部分,《备急千金要方》载有奇穴187之多,散见于各类病症的治疗篇中。阿是穴为孙氏首创,《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有云: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小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也,故曰阿是穴也。孙氏的阿是穴取穴方法实际上代表了一种针灸取穴思维,按之或压痛或舒快的地方均可作为施术的部位,这对现代针灸推拿临床施术亦有较大指导价值。
时至今日,位于宜君境内的大秦山已更名为清峰山。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宜君县雷塬综合服务中心木瓜城村,满眼是绿油油齐腰高的成熟艾草,微风拂过,此起彼伏。(杨邦民)
新闻推荐
“过去我没啥追求,觉得能把肚子填饱就行。前年在驻村包扶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帮扶下,我养了4头猪,当年出栏就卖了1万多元,现在我...
宜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君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