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安村:释放中药材产业红利 带动群众稳定致富
宜君县焦安村位于五里镇西村综合服务中心北部川道,由原焦安村与许庄村合并而成,属2018年脱贫贫困村。该村距服务中心驻地10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实际居住人口266户866人,中共党员4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户74人,其中已脱贫21户70人,兜底保障2户4人。现有耕地5050亩,以玉米、中药材为主导产业。
“焦安村地处福地河下游,川道耕地有近4000亩,离水近,土层厚,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耕作,这些优势为规模化种植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守着这么好的地理条件,再不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再不抓住全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想办法留住本草堂这个药业公司,那么,仅靠传统产业玉米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很难拉升增收空间……”西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余立程在焦安村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动情地说。
这个会是2018年3月初召开的。会后的一个多月里,余立程带着村上的“四支队伍”,7个村民小组一个一个开群众会,一户一户讲政策。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份,焦安村的部分群众陆陆续续同意将耕地流转出去,接受了宜君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走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稳健的一步。
宜君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入驻焦安村,建起了千亩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涉及焦安组、冯家河组、咀头组,辐射带动五里镇白河村。据悉,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从事中药材技术领域内的技术研发、转让与服务,中药材种苗繁育、种植、初加工与销售。长期与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并聘请10多位专家、教授从事中药材研发,技术力量雄厚。先期流转土地1600亩,采取“公司+村级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完成中药材种植(育苗)1600亩,其中丹参种植80亩,党参育苗200亩、栽植160亩,黄芪育苗300亩、种植510亩,黄芩种植350亩。
示范基地里长势喜人的中药材,让一块土地获得了三次收益。收益一:焦安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探索“三变”改革,与该基地涉及的群众签订保底分红协议,首期带动群众116户405人,其中贫困群众16户40人,户每亩年实现保底分红700元,连续分红5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每年8680元,连续分红5年。收益二: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土地每年收益的8680元,以及劳务代理的收入用于对集体成员进行量化分红。收益三:企业优先安排焦安村的群众,尤其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实行日工资,根据工作量,人均每天在100—130元不等,同时,优先雇佣焦安群众的农用机械,按趟次或按亩数实时结算。
数字最有说服力。经村上的“四支队伍”入户核算,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65.86元。据了解,2017年以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未突破过5000元。
路子对了,事半功倍;产业对了,越做越大。“下一步,我们公司将继续在西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与焦安村集体经济组织密切合作,全力实施好‘一心两带五统一’发展蓝图,具体为:‘一心’,即以投资9300余万元建设占地50亩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厂为产业链条延伸之核心;‘两带’,即通过两个示范种植基地建设带动实现万亩中药材GAP种植示范基地大产业布局,一是建设646亩中药材水肥一体化繁育基地1个,二是建设2354亩中药材GAP种植基地1个;‘五统一’,即在推进万亩中药材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公司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农资、统一提供农机、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底购销,最大程度释放产业红利,实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宜君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泊涛信心百倍地谋划着。(本报记者 朱红卫 通讯员 吴小龙)
新闻推荐
薛文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一少部分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率先走向城市,加入到刚刚起步的城市基础建设当...
宜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君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