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业”让余小娟过上了幸福生活

铜川日报 2018-03-05 12:41 大字

“人么,总要经历磨难,那就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选准目标朝前走。像我这样的身体,只要自立自强,一样能脱贫!”余小娟说。

40岁的余小娟是宜君县宜阳街道办善家河村村民,家中4口人,肢体四级残疾,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

2016年以前,她全家的收入来源为种植15.26亩玉米及患癫痫的丈夫张瑞林外出打零工的收入,上有老人要照顾,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很紧。

一直有创业念头的余小娟在帮扶干部、县发改局干部多次入户政策宣传下了解到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政策,最终争取到5万元。

2017年,余小娟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经过市场调研,确定开品牌鞋店,村第一书记帮忙店面选址等工作,最终位置选在宜君商业城。开业后,鞋店的第一批顾客就是村里的“四支队伍”,他们自掏腰包每人购买了一双鞋。

一个月后,余小娟算了一笔账:销售额已达到4万元,净利润达到了4千余元,生意越来越好了。

2017年,张瑞林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又种植优良品种“大红袍”花椒2亩。他积极学习各项技能,通过精心管护,花椒长势良好,玉米也获得了丰收。

让余小娟高兴的还有一个好消息,进城集中安置的房子可以入住了。“生活的改变和党的好政策分不开,我相信,用自己辛勤的双手,人人都能早日脱贫,创造更好的生活。”余小娟逢人就不停的念叨着。

“产业+创业”使他们终于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通讯员 周培生 吴小龙)

新闻推荐

市国资委春节慰问暖民心

本报讯(通讯员宋岚)为了让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困难党员、机关离退休干部职工、帮扶村困难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市国资委领导班子成员分为6个慰问组开展春节慰问活动。慰问组详细了解群众的生产...

宜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