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现代“织女”有活干 有钱赚

商洛日报 2017-05-29 07:30 大字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印台区王石凹街道的印台区织女坊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没进门就听到了“铛铛铛……”的作业声和女工们的说笑声。大厅里光线明亮,织布机和纺线车整齐的排列着,雪白的线在女工们手脚的配合下织成了紧实的布料。展厅里陈列着各种用粗布制成的服装、床上用品和手工艺品,样式多变、色彩缤纷。该合作社为附近的“留守妇女”和贫困户打开了一条新路子,让大伙儿足不出户有活干、有钱赚,还能照顾上家。

合作社理事长王战明告诉记者:“我从小在王石凹长大,很了解这里的情况。以前很多男人都在煤矿上班,女人就在家中处理大小事务,大家把她们称作阿娘。在这里,阿娘们也给了我很多照顾。现在煤矿不行了,很多男人都外出打工养家。我就想着做些什么让这里的‘留守妇女\’和贫困户能够在家门口就业,甚至待在自个家就能把钱挣了。”

去年11月,第一期纺织专业培训班在王石凹村举办,合作社与经过培训的10个技术较好的女工签订了用工合同,其中有5个贫困户。4月13日,第二期为期20天的纺织专业培训班开始,预计再招收5个女工。“现在计划让女工们先在合作社学习一段时间,等到完全能够独立操作时就可以领织布机回家自己做活,合作社上门统一计件收回成品。”王战明介绍道。也就是说,合作社提供织布机、棉纱等所有原材料和工具,女工们只需要出劳力,挣加工费。在后期的招聘中将优先选择贫困户和农村户口人员,尽最大可能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我们与陕西科技大学的服装系、手工品编织系进行合作,他们将为合作社以后所有的服装和手工艺品款式设计配备技术人员,使合作社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说着,王战明拿出了用玉米皮编成的粗绳子和精美、轻巧的拖鞋样品向记者展示。

“宜君县玉米产量大,原材料丰富,用它编制各种手工艺品不仅能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在工艺品制作大师的手下变成了精美的地毯、拖鞋、坐垫……后期我们还打算根据铜川各个景区的特点,制作一些与景区相关的手工艺品,与各景区合作销售,将铜川文化推广到更远的地方去。同时利用互联网销售,助力我们的产品卖出陕西,卖上好价钱。”

5月17日,王石凹街道办组织为期10天的手工艺品编织培训开班,手工编织老师杨小爱为40余名妇女教授编织手艺。“手工编织相对纺织灵活性更强。等老师教会了大家编织技术后,她们就可以领材料在家里做,做好后我们上门收,这样子下去大伙儿脱贫致富不成问题。”王战明信心满满地说道。

辖区傲背村积极与该合作社合作,成立了傲背手工艺品编织厂,村委会入股并负责组织劳动力,合作社负责市场运营。村民可采取入股的方式获取分红,同时等编织厂盈利了,红利则重点惠及贫困户,进一步促进全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村支部书记王金成告诉记者:“村里的土地不多,大部分都发展了光伏发电,于是我就想着结合村上的实际情况发展手工艺制作,让村上的男女老少有活干。”

谈起以后的发展,王战明说:“物以稀为贵,外国人看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在国外应该也会很有市场前景,尤其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将来在销售上我准备走一部分外贸销售,对于这个想法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本报记者 郭璇 程红兰 韦懿)

新闻推荐

宜君县3个果园获得市级最美果园称号

  本报讯(记者董唯韦通讯员宋勇仓)自市政府关于召开全市春季果园管理观摩现场会的通知下达后,宜君县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初赛,精选推荐了11个县级“最美果园”参加市级最美果园...

宜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宜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