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铜川***的调研与思考

铜川日报 2017-03-10 08:14 大字
  孙纲 侯景鑫 吕昕 张百琦

  2016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铜川***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国家统计局铜川调查队对耀州区、印台区、王益区、新区和宜君县的镇、村、户三级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铜川***工作成效显著,产业扶持稳步推进、移民搬迁有序开展、教育扶持实施平稳、医疗救助进展顺利、生态补偿谋划在先、兜底保障完善实施。贫困群众对扶贫工作满意度较高,扶贫工作整体推进取得显著进展。

  铜川***工作情况

  2014年初,中央制定了***的战略。铜川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省扶贫工作政策,提出到2018年,确保全市5.0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19年到2020年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1、产业扶贫工作努力做到产业扶贫项目、发展模式、扶持政策精准,产业扶持体系健全。

  2、移民搬迁工作2016年底前规划涉及的移民搬迁安置点必须全部动工,2017年底前所有安置点建设完成,2018年全面完成搬迁任务。

  3、教育扶持脱贫人口共计2930户9128人,全面贯彻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学前高中公用经费补助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提升农村学校师资水平;抓好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4、医疗(健康)扶贫主要体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

  5、兜底保障政策实施情况。2015年起,铜川市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四项民政救助事项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受理。

  镇村两级扶贫工作开展及贫困家庭情况

  为了了解***政策的运用和扶贫的成效,对5个县区中的7个乡镇(街办)7个行政村15户贫困户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一)乡镇(街办)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7个乡镇中,下辖133个行政村,平均每镇辖19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61个,平均每个乡镇辖9个贫困村,每个乡镇内贫困村占行政村数的47.4%。7个乡镇中总人口160187人,贫困人口12680人,占总人数的7.9%。

  农村家庭因病、因残导致长期无法摆脱贫困,成为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7个乡镇中,位列前三的农村家庭致贫因素是因病致贫1963户,占45.4%;因残致贫1106户,占25.6%;住房困难贫困家庭430户,占10.0%。

  乡镇***工作充分依托本地呈现多元化展开,成果凸显。7个乡镇(街办)都能充分执行中省市县的相关政策,均全面精准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工作,设立了镇村脱贫攻坚领导组织机构、挂图作战制度、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均以本地为依托,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医疗、兜底保障等“六个一批”政策措施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二)贫困村现状及扶贫措施落实情况

  所调查的7个行政村包括18个自然村,1450户,5850人;平均每村3个自然村组,207户,836人;共有耕地面积17189亩,平均每户拥有耕地11.9亩。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比重较低,脱贫压力大。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二是技能培训工作覆盖到村;三是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帮扶工作形式多样。

  (三)贫困家庭基本情况

  通过随机走访15户贫困户,贫困家庭生活得到改善,党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

  15户贫困户,平均每户4人,具有劳动能力1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外出打工人数较少。所调查的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都有保障,贫困家庭住房基本达标,人畜饮水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社会保障基本覆盖。

  调查显示,被调查村中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效果最为明显,7个村中4个村都以专业合作社带动,以果业合作社、养殖合作社为主的专业合作组织起到了重要帮扶带动作用。

  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调研的过程中,“企业+农户”与土地流转相结合、合作社代管与扶贫到户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扶贫相结合等模式都是***、精准脱贫的亮点,但还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贫困人口的界定问题。界定贫困人群除了以收入作为标准以外还应具体有所区分,面对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老年人家庭应参考“五保户”模式,建立残疾人、老年人保障卡,按月发放生活补贴。

  (二)扶贫工作中的职能部门分工及考核评价。以收入为标准的考核指标都落在乡镇政府的头上,疲于奔命。乡镇政府扶贫的工作重点应是移民搬迁和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产业就业引导;而对残障贫困家庭应通过残联组织进行帮扶救助,重大疾病家庭应通过民政救助的渠道进行帮扶。

  (三)部分扶贫政策需进一步明晰。一是基层普遍反映移民搬迁政策有微调,缺乏细化依据,对贯彻执行造成困扰。二是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需赋予基层政策灵活度,不能一刀切。三是贫困户实际收入难以掌握,存在收入低报、支出高估现象。

  (四)部门驻村帮扶进展不平衡,部分贫困户自主脱贫动力不足。贫困村都安排有对口帮扶单位,但从帮扶效果看,有资金有项目的部门扶贫效果好于其他单位。部分乡镇反映协调、统筹和整合众多的扶贫单位不容易。同时,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

  当前做好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晰***政策。特别是贫困户的收入采集要有客观真实的采集载体,***政策措施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赋予乡镇一定的政策灵活度。

  (二)联村整合发展多元化产业。乡镇下辖村可以在行政上自主管理,但在经济上,距离相近的几个村可以联合起来发展特色多元化的产业,形成规模经济。

  (三)加强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和教育引导。一是注重农民技术培训,要探索产业利益分享机制,让贫困家庭永久脱贫。二是用项目、资金、技术实施精准帮扶,教育引导贫困户增强自身本领。

  (四)扶持培植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培植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批发、农业服务业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农企结合、农超对接为载体,延伸产业链条,创立品牌产品,力求在扶贫工作中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扶贫路上的“脱贫专员”

本报记者冯洁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面对今年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发展难点和重点工作,宜君县五里镇坚持“包抓到户、包抓到人,不漏一人一户,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带产业”的...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