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成“阳光存折”

西北信息报 2021-12-17 00:33 大字

近年来,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铁龙村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采取“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太阳能发电与温室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一排排光伏板,不仅“照亮”了脱贫户的小康路,更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的“空壳”问题,成为百姓手中的“阳光存折”。

今年71岁的刘文辉是村里光伏扶贫电站的管护员。他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最关心的是天气,只要有太阳,乡亲们就有源源不断的收入。刘文辉和很多村民一样,以前从没见过光伏板,自己也搞不懂光伏发电的原理,但他们心里知道,如今电表箱不停闪烁的数字,就是每家每户增收致富的希望。

石柱镇铁龙村村民刘文辉说:“平时就是负责除这光伏里头的草,让这草不能遮挡这光伏板,再一个就是经常性清洗光板,另外呢,就是经常搞一些巡查,防止有人进来触电,或者还有破坏的这种现象。这一月嘛,就是给钱少,也是在自己家门口哩,这很方便,活不重。”

2017年,铁龙村落实国家光伏扶贫政策开始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18年底,全村建成了占地9亩、总装机容量278千瓦的3座光伏扶贫电站。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一块块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照耀下闪闪发光;配电室内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国家电网。光伏板不仅把荒地荒坡变成了“金山银山”,更给全村种下了一棵棵“摇钱树”。2020年,在村“两委”带领下,铁龙村提高电站土地利用率,在光伏板下套种特色中药材苍术,走上了“板上发电、板下种药”的太阳能发电与温室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石柱镇铁龙村党支部书记王纪善说:“全村共有光伏电站三个,板子是1000多块,一天能发1000多度电,全年收入10万元左右,80%用于脱贫户,20%用于集体产业发展,再一个板上是光伏,这个光伏板下种的中药材,一亩地,三年以内可收入到2万多块钱,这是一个很高的收入。”

据了解,目前在铁龙村,仅此一项,共带动36户脱贫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光伏扶贫电站既让脱贫户享受到了家门口就业的便利,也持续增强了他们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 王吉友 通讯员 陈薇

新闻推荐

铜川市各区县积极行动贯彻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动员会精神 2021年12月09日A02版文章字数:816朗读:

(上接第一版)印台区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保障工作安排会。会议要求,以高...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