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耀和他的农耕博物馆 2021年09月15日A06版文章字数:1375朗读:

铜川日报 2021-09-15 07:30 大字
熙燕

年过六旬的杨维耀,方脸,中等个头,身形略胖,眼睛里总是充满了中年人的敏锐和专注。他健谈且待人亲和,言语间不难觉察出他对农耕传承的钟爱。

曾是企业家的杨维耀,闲暇时喜与朋友们四处寻访名石。在一次偶然收藏中,农具、家什唤醒了他对儿时的记忆,“得留住它们,就像留住在土地上劳作的父辈们。”于是,他带着对农耕、对土地感恩的情怀,怀揣着初心,竭尽所能地把这些收集起来,打造出耀州区农耕博物馆。

坐落于耀州区小丘镇红岩村的“耀州区农耕博物馆”由杨维耀设计、投资并打造。初来此处,让人有一种崛地而起的震撼,高数十米、长百余米城堡似的博物馆,坐北面南,古朴且浑厚,朱门灰墙,十米见方,三合六开,气宇轩昂。纵观呈“u”型的展区为三大板块,九大主题,以农耕为主题的东、西博物馆逐渐拉开序幕。截至目前,各种展室、体验场所达到17385㎡。东展区有:农具展室、铁匠铺、木工房等,西边则是:红色文化藏室、油坊、水银镜墙面、刺绣服饰、民用器皿、七星灶、大舞台等,博物馆内外藏品过万件。

九米门洞内,正中一组六畜兴旺的牛马石槽由南向北错落有致,将左右景区一分为二,其间绿影掩映,生机勃勃。右手起为徽州建筑的奇石展厅,厅内陈列架摆放井然有序,陈炉石、磬石、灵璧石等,石型如砚台、如流云、如坐佛、如怪兽,色彩或灰白、或墨色、或斑斓如秋,或黄玉杂染,一石一景一趣意,相得益彰,丝丝缕缕足见馆主用心之深。其次则是较为宽敞的农具博览室,集岁月精华,囊括农耕文明。从交通到家什、从生产到生活,从清代到建国初期,小到拥脖、碾子,大到水车、尖叉应有尽有,完全就是一幅农耕大观园。有犁、耙、耱、锄、镢、刨、水车、风车、推耙等农用工具,还有马灯、铡刀、八仙桌、纺车、织布机、蒜臼、扎花机等日常家什,也有轿子、马拉车、独轮车等运输工具,这里的物件都烙着岁月的痕迹。站立其中,或听马车从树林间吱扭扭地驶来,或听手中嗡嗡的机絮声,似乎可见生产队里农人们喊着号子打土夯的热潮,一阵阵,一幕幕似乎并未走远。出东展室西侧门,置后的铁匠铺,似有通明的炉火,木工坊似有专注的匠人拉着墨斗砰砰地打线,瓦匠将陶泥制成瓦坯。

走过瓦窑便到了博物馆的西展区,栅栏门下,一块年代久远的榨油石磨已被浸深了凹槽,六七米高的厦房下,两根粗如铁桶的榨油横木,卧龙般悬在半空,一沓油渣饼,两排原始的粗瓷大缸,一组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农人榨油组照贴于面墙之上。

与油坊较近的则是正在开发中的手工艺室,南边是父辈的水银镜、插屏镜墙面,大约是民国年间至解放初期的物品,有刻花、彩绘、烫金等工艺,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作为家家必备的新婚装饰品,在人们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西边为刺绣藏品室,可见秦绣、湘绣、苏绣等民间作品和手工缝制的衣物,花色艳丽、做工精美,与之相配的厢床、太师椅、供桌等均属于少而精的作品。紧挨的则是还未细分的红色记忆藏品和日用杂项,各种画作、臂章、纪念章等,以及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各种油灯、水烟壶和传统乐器等。细数日用杂品,仅此一间展室藏品近千余件。再向南,由大小不一的牛马槽堆成的微型瀑布,似有清泉流下,池中香荷吐蕊,碧波微皱,将入门时的西边景区以另一种怀旧模式打开,七星灶、大戏楼、树墩坐、摔碗酒,与东门末的谷垛相互映衬,把民俗文化和农耕传承牢牢地凝固在一起。

出门回首,楼宇高耸,朱门凝重,由不得震撼再袭。这便是杨维耀创作的农耕奇迹。

新闻推荐

你说·我听·他办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报道(18) “慢病”快捷报销 减负降压惠民 2021年09月09日A05版文章字数:1879朗读:

策划:王毅高彧记者:刘冰剑郭颖王亮群众心声“希望医保部门能把门诊慢性病报销程序简化,让病人能快捷办理,把好事办...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