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独享”课堂

铜川日报 2020-12-31 08:36 大字

?刘清老师正在给方新玉上课

本报记者 刘晓帆 郭颖

冬日里的小山村显得格外寂寥,在大山的怀抱中还未醒来。12月7日天刚蒙蒙亮,8岁的方新玉早早就起了床,站在大门口张望,盼着他最想见的人。

汽车缓缓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一路颠簸、一路前行,耀州区柳林小学的校长杜佩杰带着3名不同学科的老师来到方新玉家中送教,农家小院里一张桌子,一块小黑板、几张彩印卡纸,方新玉的“独享”课堂就此开启……

方新玉的家位于耀州区庙湾镇五联村,这里四面环山,是耀州区贫困村之一。方新玉从小罹患脑瘫,智力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不能正常入学,这让原本贫苦的家庭更加艰难。

3年前,柳林小学15名老师义务轮流送教上门,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从未间断,让这个家收获了温情、重获新生。

送教上门点亮人生希望

出生40天被确诊为脑瘫,方新玉的童年总是与医院相伴,病却不见好转,高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家庭坠入痛苦的深渊。

小新玉一天天长大,整日在家百无聊赖,看着村里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总是藏在门后痴痴地望着。精准脱贫让方新玉的“上学梦”不再搁浅。

3年的送教时光一晃而过,初次上门家访的情形却历历在目。“送教上门?娃是这情况能学习?你们来有什么用?”方新玉父母的“三连问”让杜佩杰和同行的老师碰了一鼻子灰。

家长的迟疑和抵触成了送教路上最大的障碍。杜佩杰带着老师们翻山越岭苦口婆心地劝说,动真情、讲道理,让方新玉父母明白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愿意尝试为止。

2018年9月28日,第一次正式给方新玉送教上门。尽管做足了准备,由于没有特教经验,老师们在送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出乎意料。刚开始,方新玉根本叫不到跟前,大哭大闹没法沟通,更别说讲课了。后来老师们慢慢摸到了窍道。每次上课前先和方新玉做游戏,等他情绪稳定了再开始讲课。3年的送教上门让15名老师与方新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多次方新玉都扑到刘清老师怀里叫她“妈妈”。

送教不易,正常孩子学一两遍的东西,要给方新玉讲几十遍;不会吐字发音,就一遍遍念给他听,直到学会为止;不会写字,就握着他的手一笔一划地教……每次讲完课,老师们都会陪着方新玉再玩一会儿,一起拍皮球,踢沙包。老师们认为,在教会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也很重要。

每次送教,7公里的崎岖山路是必经之路,路况复杂,分岔路口也没有任何提示,短短的路程开车要走二十多分钟,碰见雨雪天气更是险象环生。

“记得有一次刚下过雨,山路有点滑,在拐弯处为躲避一辆迎面而来的面包车,车轱辘一打滑滑向悬崖一侧,我们的车差点翻到山沟里去,当时车上坐的老师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下雪时,路面积雪车开不上去,老师们一脚雪一脚泥徒步要走一个多小时。不论天气如何,下雨下雪要去,就算天上‘下刀子’也要去,不能让娃耽搁课。”杜佩杰还笑称送教路上开车需要技术、更需要胆量。

从此,开车技术熟练的校长杜佩杰担任起了送教司机,护送老师们送教上门。

7公里的送教路上绵延着一份沉甸甸的牵挂,15名老师用责任和爱心为方新玉点亮了人生的希望。

启迪心智感受快乐生活

12月7日,再次见面,方新玉一下扑到老师怀里,不时说着“老师好”三个字。

数学老师刘清牵着方新玉的手来到农家小院的亮堂处,陪玩了一会儿沙包后开始上课。

“足球和乒乓球哪个大?”

“足球!”

“小新玉真棒!接下来我们来玩数字拼图。”刘清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不时掏出纸巾给方新玉擦口水。

方新玉更自信了,把数字模块从1拼到了36,高兴地为自己鼓掌,不停地喊着:“厉害!厉害!”

每次方新玉上课,母亲白绣梅都看得出神,那颗被现实碾碎的心,仿佛一下子被这群老师所温暖。回想过去,方新玉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亲朋好友都劝她放弃。但白绣梅和丈夫一直坚持,方新玉五岁半才学会走路,也在那时候,他清清楚楚喊了声:“爸爸”。方新玉父母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美术老师宇文鹏对于第一次见到方新玉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方新玉看到老师们来,紧张地躲在妈妈身后,怎么叫他都不应,自卑又胆怯。

现在的方新玉变化很大,学会了认数、辨别方位、简单的算术,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吃饭、上厕所都能自理,见人也有礼貌了。

“我庆幸我坚持下来了,享受到了教育扶贫的好政策,这些老师没喝过咱一口水、吃过一顿饭,啥都不图来教娃,比我这当妈的都有耐心。老师不仅教了娃,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娃的变化特别大,过去脾气暴躁,时常躺在地上又哭又闹,现在性格变得开朗了,还和弟弟一起出门玩。”方新玉的母亲说起孩子的点滴变化眼泪夺眶而出。

看着方新玉一天天变得活泼开朗,杜佩杰打算让他随班就读,更多地接触社会,方新玉的父母也可以在学校打一份工维持生计。

教育扶贫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两不愁三保障”中第一个保障就是“义务教育”。2018年,耀州区教育部门在摸底排查中发现,适龄儿童方新玉因智力残疾不能随班就读,决定送教上门。柳林小学15名老师轮流上阵,3人一组,每月两次为方新玉送教上门,教他认字、算术和生活小常识等。

地处大山深处的柳林小学有7个班,全校15名老师常常以校为家、各个身兼数职,既要按质按量完成每天正常的教学任务、开展各种校内活动,还要管理寄宿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居。人少活多,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耀州区34所小学中却位居前列,去年还荣获耀州区小学教育质量评估一等奖。

校长杜佩杰说:“山里的老师最大的特点是‘没时间’,但为了能让方新玉走出封闭的世界,感受更多人的温暖,学校并没有固定老师送教,全校15名老师争前恐后齐上阵,从不叫苦叫累。”

48岁的吴援歧是送教队伍中的一员,默默扎根山区教育23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家境不富裕却爱帮助人。送教上门的第一年,家中的孩子正面临中考,他依旧带领年轻老师挑起了送教上门的大梁。白天上课没空,夜里才有时间制定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准备详细的教案,就连制作沙包、毽子等教具都丝毫不马虎,经常熬到深夜。兼顾家庭却靠“挤时间”,他在家里就是一个“甩手掌柜”,孩子中考前只能抽空通过电话辅导孩子的功课。

有付出就有回报。如今的方新玉变得特别爱笑,这个曾经贫苦的家庭也在送教中迎来了新生。

方新玉的情况并非个例。教育扶贫启动以来,耀州区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制定了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案。目前,耀州区6-15周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69人,送教上门18人,特殊教育学校就读23人。今年6月耀州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分别在庙湾镇中心小学、小丘中学和药王山中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它们一起构成了覆盖耀州区城乡的特教网络,有效地保障了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享受更均等化的教育权利。

“山大沟深,经济落后,通过教育能够改变山里娃的命运进而改变几代人的命运,彻底摆脱贫困、斩断穷根。作为山村老师我们任重道远,在提高正常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摸索出更多适合特殊孩子特点的教学方法,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进每一个孩子心里。”杜佩杰目光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省中医药专家为耀州区企业把脉开方

本报讯(记者李阳)日前,省名中医药专家刘智斌、贾成文、雷正权、白吉庆、牛文民、赵卫锋一行先后来到耀州区陕西药王故里艾业...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