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改玲:敢想敢干闯出致富路

铜川日报 2020-09-14 07:23 大字

本报记者 谢艳素 通讯员 刘卫锋 赵婧

近年来,南果北种的特色产业在北方兴起,耀州区积极探索设施农业发展新模式,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其中火龙果的试种成功,标志着耀州区设施农业发展又迈出了新步伐,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村民张改玲大胆尝试,把适宜在南方生长的火龙果栽到自家大棚里,通过两年的精心管护,目前已开花结果。

近日,走进张改玲的果园,记者看到棚内,一棵棵类似仙人掌的蔓藤植物攀援在水泥柱上,长势旺盛,张改玲正忙着疏花留果,以确保果实成熟后的口感和外貌品质。

“一个枝头只能留一个花包朵,你留的多了就长不大,没有商品果。为了保障口感,我们常年施用的是羊粪、香油杂、水溶肥,这样种出来的果子就口感好。”张改玲说。

在采访中张改玲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前做一些小生意,家里日子过得一般。2017年参加了职业农民培训,开阔了眼界,在区农广校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中,了解了火龙果好种植、易管理、产量高、采摘时间长的特点,于是萌生了种植火龙果的念头。

“回来和丈夫商量后,就有了这个想法。市职业农民协会联系了山东的职业农民协会,我们就去山东考察了火龙果种植,回来就开始建了两个棚。买了6000株苗子,一个株10元,卖苗子的和协会经常给我做技术指导,我们就有了足够的信心。”张改玲两眼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2018年初,张改玲和丈夫在流转的地里建起了两个大棚,开始种植红心火龙果,经过两年的精心管理,今年的头茬红心火龙果马上就要迎来大面积的收获,看着一个个诱人的火龙果,她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干劲十足。

由于地域性差异,这一热带水果在耀州区成功栽植后,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同时,因火龙果是一种具有食用性和观赏性的水果,火龙果采摘园成了人们休闲娱乐、体验采摘的好去处。

张改玲说:“再过20天左右这一茬就能采摘了,采摘每斤价格20元左右,这一茬下来能收入3—4万元,现在心里特别高兴,终于看见效益了。这一茬完了,就可以一茬接一茬的陆续采摘,直到11月份。下一步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再多育些苗子,在当地销售,带动更多群众种植火龙果,把这个产业做出特色。”

新闻推荐

创文带来的““细节之变”

本报记者朱敏居民小区里,乱圈乱占、堆物堆料、胡乱张贴小广告的现象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人流...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