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大学生“鸡司令”郝延斌:让农民在土地上看到希望
?郝延斌在喂鸡?本报记者 董唯韦摄
本报记者 段海州 董唯韦
“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有啥理由不努力奋斗把日子越过越好呢。”7月1日,来到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张郝村,36岁的大学生“鸡司令”郝延斌正在村委会上班。因为踏实肯干能吃苦,积极热心肯替群众办事情,村民把他选为了二组小组长。他的养鸡场在村外的地里,鸡舍是自动化的,雇了本村一名群众照看,他的手机连着鸡舍的监控,能随时了解鸡场情况。
2007年,郝延斌大学毕业后在江苏一家环保企业做过售后、销售,最好的时候每月工资将近五千元。可他是个恋家的人,“就想回家乡干点事情。”
2014年春节假期过后,郝延斌就留在了村里。因为要好的大学同学在饲料公司工作,他们平时聊养殖业的话题很多,他决定搞养殖——养鸡。妻子是他坚强的后盾,无论他做什么都在背后默默支持。
“既然干,就要干得像模像样。”在家人的支持下,郝延斌连借并贷凑了一百多万元,流转土地建起了存栏8500羽的现代化鸡舍,选用了金凤鸡笼、大牧人风机等品牌产品,并栽了十亩樱桃树,计划用鸡粪上樱桃,搞绿色循环农产品。
创业没有一帆风顺的,搞农业更是一项高风险事。养鸡场建成的前三年都没有收益。肉鸡、乌鸡等他都试过了,父母、妻子齐上阵在养鸡场干活,他骑着摩托车到新区零卖土鸡蛋,“刚开始不懂行,感觉总像个门外汉,那几年的情境,不用算账都知道又贴赔了。”偶尔他也会听到村里的闲言闲语:“上了一整大学到头跑回养鸡来了……”
“搞养殖之前我就知道回报不会来得太快,但我相信只要按照科学方法坚持了,思想不偏移,就一定会有收获。”郝延斌做好了思想准备。他请西安丰禾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给鸡场作指导,不断积累养殖经验、管理经验。因为是大学生,平时村上有个啥事情他都积极参与帮忙,哪家老人需要到镇上办事了、要在智能手机注册相关事项了,他都热心给服务。“咱就是农民娃,既然回到村里了,就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也想看到村里人过得越来越好。”这是郝延斌的奋斗初衷。创业的历练使他成长了很多,思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他始终坚持科学养殖,付出定有回报理念。
2017年,鸡场开始见效益了。他给鸡场这三年的效益打了个分,80分,90分,95分。今年受全国市场影响,目前鸡场也在维持阶段,短期之内是不会有大的效益的。对此,郝延斌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农业是立国之本,只要找对了方法,全身心投入,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前几天,郝延斌参加了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考试,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今年,他的3亩布鲁克斯樱桃初挂果了。给一直给予自己技术指导的北京一位博士寄去后,博士预定了他明年所有的樱桃。他给樱桃园里配备了滴灌,采用水溶肥手法。“虽然现在规模很小,但我坚持做绿色农业的理念不能偏,我要保证我的鸡蛋、樱桃都是好品质。”
新时代农民不但要学习先进的农业专业知识,更要懂得分析国内外市场行情。郝延斌在繁忙的劳动之余,还参加了成人自考本科学习工商管理知识,他觉得这些都是他立足农业的必要知识储备。
从最初创业时欠下一百多万元的债务,到如今剩下二三十万元债务,郝延斌觉得自己选对了路。他计划再用两三年时间还清债务,“尽快把债还清,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的小康之路近在咫尺。”这是他的近期奋斗目标,对此他充满信心。“我更希望我返乡创业经历、经验能带给别人帮助,让更多的农民在土地上看到希望,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郝延斌说。
新闻推荐
朱龙向记者展示他管理的大棚长成的果实。(记者裴明文/图)本报讯“咱们的西红柿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绝对的无污染绿色...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