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墨水钢笔

铜川日报 2020-04-24 07:14 大字

张倩玲

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延缓了师生校园相见的脚步。作为小学教师的我,每天化身主播进行线上教学,手指忙碌地在屏幕上圈划批改学生在线提交的作业。隔屏批改学生作业着实方便快捷,但我总会在心底默念我那支插在笔筒里的红墨水钢笔。

年少时,老师手中的红墨水钢笔是我最文艺而又最庄重的梦想。那时的我,总喜欢眼巴巴望着老师手中的红墨水钢笔,望着老师时而低头刷刷批改,时而请有错题的学生上台去手把手辅导,时而略一沉思挥笔写上几句……看得自己手中的笔都掉了,看得眼睛都亮了。

斗转星移,终于盼来属于自己的红墨水钢笔。

我的这支红墨水钢笔,笔身漆黑如墨,笔帽铮亮如银,轻轻拧开笔帽,书写起来下水流畅,线条粗细适宜,笔尖平和温婉。握笔在手,那些珠圆玉润的文字和形状各异的符号就自动款款流泻而下。这支红墨水钢笔是我得心应手的日常必备,学生的作业一沓一沓地来到我的办公桌前,都要仰仗它发力,留下墨宝后再返还到学生手中。在课间透过教室玻璃,总能看到班里学生或是低头细读我的作文评语,或是高声向同桌炫耀自己的高分试卷,亦或冥思作业中错题怎样改正……二十年来,红墨水钢笔用坏了好几支,但我的眼神总是不可救药地迷恋着那一抹红色。

每天伏案桌前,静心提笔,勾画圈点,我的红墨水钢笔总带给我一种特别沉稳和舒适的感觉。这种愉悦,这种守望,绝不亚于徜徉云雾缭绕的庐山带来的新奇震撼,不逊色于碧波荡漾下泛舟漓江的神清气爽,不差于大快朵颐后的心满意足。红墨水钢笔划过的那一本本作业,一份份试卷,那一笔笔勾画,一句句评价,是我课堂教学的真实反馈,它密密麻麻记录着学生汲取知识甘霖的轨迹。我常常会对着那抹红色出神,不仅仅是有对号的地方,更是在错号处自省。先问自己课前预设到这种可能吗?沿着这个方向,还需拓展些什么?学生习作写成这样,下一步如何指导呢?毫不夸张地说,这支红墨水钢笔是诱发思考的导火索,是提升技艺的磨刀石。

感谢我的红墨水钢笔,是它陪伴我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点亮并记录下他们的童年时光;感谢我的红墨水钢笔,是它伴着我度过了琐碎的二十年,见证并实现着为师者的幸福和价值;正是我的红墨水钢笔,把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习得,如此紧密而又自然,如此贴切而又真实的糅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全了教与学的全过程,促使我和我的学生彼此关照,不断成长。

我教书生涯的二十年,在红墨水钢笔勾圈点画的混沌中一晃而过。班级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手中的语文书变了一版又一版,只是登上讲台的步履越发坚定,手中的红墨水钢笔愈加光彩如新。细细思量,这支红墨水钢笔可以算是我教育生涯中所向披靡的“左轮手枪”,助力我驰骋万里的“汗血宝马”,陪伴我经年累月的“知心爱人”。它是我并肩同行的好战友,是和我风雨与共的老伙计。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每次握笔在手,都像是在触摸未知的自己,都是在开启一段崭新的教育旅程。绵长平淡的日子,因为这支普通的红墨水钢笔过得温柔起来,一抬头,一垂首,一握笔,一书写,一任时光悠悠,一生无惧无悔,且容我把孩童捧在手心,把岁月用心铭记。

(作者系耀州区永安路街道北街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夫妻离婚不管娃法官调解化纷争

朱婷本报记者李成龙近日,铜川市耀州区法院新区审判庭家事法庭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夫妻双方均同意离婚,但当法官问到两岁孩...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