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2342”工程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铜川日报 2019-09-02 07:32 大字

本报记者 武利芳

耀州区以煤炭、水泥为主的工业经济曾经走过了几十年的辉煌历程,长期占据全区经济总量的70%以上,也为全国建材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长期以来工业发展一家独大,造成了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对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造成了巨大压力。随着我国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大趋势,靠山吃山、坐地生财的粗放发展模式失去了上升空间,转型迫在眉睫。

8月22日,“弘扬照金精神 奋力追赶超越”主题发布会召开,耀州区对外发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耀州区如何通过“2342”工程从“煤黑子”“灰脸子”走上了“循环、绿色、生态、创新”发展之路。

近年来,面对“赶超”和“转型”的双重压力,耀州区瞄准自身优势与新常态下发展趋势的结合点,瞄准产业布局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结合点,从2012年至2017年,以“八大产业核心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历史文化名城、锦阳新城、照金香山大景区、药王山大景区、关庄电商物流创业园、210国道汽配服务产业园)”为突破口,着力破解全区农业不优、工业一家独大、商贸旅游三产档次低,特别是工业效益持续下滑、销路不畅、环境承载能力差等极为不利的局面,在产业园区、现代农业、景区建设、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使耀州经济在复杂的形势下实现了逆势繁荣。

面对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势,以及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特别是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等矛盾,从2018年起,在“八大产业核心区”基础上,耀州区提出了“2342”工程,全力打造关庄物流扶贫产业园、西北耐物流园2个物流园;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民营经济扶贫产业园、装配建材产业园3个产业园;照金红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董家河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小丘现代农业生态田园特色小镇、关庄物流和现代农业特色小镇4个特色小镇;大数据产业园、药王大健康产业园2个新兴产业园,实施总投资700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推进耀州经济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目前,“2342”工程聚集了全区90%以上的产业项目,陕文投、陕煤化、陕有色、金隅冀东、海螺、铭帝、伊利、海升、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0余家大企业集团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入驻,吸引人才千余人,汇聚投资550多亿元,成为全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战场。仅大数据产业园,今年上半年的交易额就达到了31.45亿元,年内有望突破百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201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07.99亿元,是1949年的887倍。

新闻推荐

我的委员情怀

侯小洲记得刚接触政协工作是1994年,我由学校调入民进铜川市委会机关工作,作为工作人员参加政协全委会议,看着委员们佩戴标志...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