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委员情怀

铜川日报 2019-08-29 07:15 大字

侯小洲

记得刚接触政协工作是1994年,我由学校调入民进铜川市委会机关工作,作为工作人员参加政协全委会议,看着委员们佩戴标志庄严地走进会场,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为民生社稷建言献策,我既羡慕又向往。

后来,在了解民主党派工作性质后,我深刻认识到参政议政工作是民主党派的第一要务,政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履职平台。

2011年,我有幸成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并光荣地当选为常委,我与政协的不解之缘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我能履行好委员职责吗?

我努力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学习提案的规范写法,为做好提案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还虚心向老委员学习,这其中,老委员王栓兴对我的帮助最大,他手把手教我如何发现问题、怎样撰写提案,尽其所有,倾囊相授,使我完成“角色”转换。

以提案助发展,是政协委员光荣而神圣职责。为了使自己的提案客观真实、具有可操作性,我始终坚持精准选题、实地调研、科学建议,做到每件提案有理有据、有建议有措施。为使《关于提高全市公路限速标准的建议》有理有据,自己驾车前往西安、咸阳、渭南开展调研,获取精准资料,推动全市三类19条26段道路全面提速。撰写《关于维修铜川老区支巷道路的建议》时,我放弃周末休息,独自骑着自行车,历时半个月查看了全市22条支巷道路破损情况,了解道路归属和养护责任,最终提出了《关于维修老虎沟等10条破损严重支巷道路的建议》。针对停车难现象,我了解外地市停车模式,针对立体停车是未来停车的必然选择,撰写了《关于铜川市成立立体停车库加工厂并推广使用的建议》,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和约谈。结合铜川资源枯竭、经济亟待转型和当今中国快速步入老龄化、养老产业亟待发展的现状,依托孙思邈养生资源优势,撰写了《关于将铜川打造为中国康养城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外出学习发现:同样是新建城市,人家城市上空干干净净,而铜川南市区道路两边的电线杆上,各种管线犹如蜘蛛网般交织在一起,既影响城市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撰写了《关于铜川市南市区各种管线下杆入沟的建议》,被市政协列为2013年1号提案,由市长亲自督办。

铜川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资源枯竭后必须转型发展,为让后人铭记铜川发展历史,我多次撰写《关于建设铜川煤炭博物馆和矿工雕塑的提案》,最终得到落实;南市区是铜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党政部门的南迁,常住人口不断增加,可是城市功能不尽完善,群众健身一直没有体育场馆,我连续三年坚持撰写提案,最终列入议事日程,现已即将建好开放;为了市民有个休闲好场所,我连续三年提交《关于加快朝阳公园建设的建议》,2016年被市政协列为重点督办提案,今年7月顺利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居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以前修建的居民楼都是多层建筑,现居其中多为老年人,没有电梯上下楼很不方便,为此我撰写了《关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建议》,2018年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同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铜川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今年计划加装电梯100部,目前,这一惠民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我作为政协委员的深刻认识。2016年,天然气公司为排查安全隐患,将新区正阳路与东环路十字路面损毁,几个月过去了路面迟迟得不到修复,致使过往电动车时有摔倒滑倒,拥堵现象也屡见不鲜,成为新区与耀州区通行的“肠梗阻”。为此,我现场走访、深入调研,撰写了《关于尽快修复正阳路与东环路交汇处道路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经过市政协、市城市管理局、省天然气公司多方沟通协商,开挖10个月之久的道路终于全面恢复,使阻碍群众出行的“肠梗阻”得到彻底解决。

八年委员历程,我先后参加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组织的各类协商会、座谈会、征求意见会100余次,发言40余次。参加市政协组织的各类调研视察、重点提案督办和专题调研近百次,撰写调研材料20余篇,撰写市政协大会发言11篇、社情民意信息50余篇、集体提案12件、个人提案近百件,其中10余件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4件被列为市长督办提案,多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2016年被民进中央评为“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第十三届市政协“优秀委员”。参政事迹入选省政协《委员》一书。被媒体誉为铜川“提案王”。

新闻推荐

凤凰建材努力打造水泥行业安全环保一流企业

魏碎强介绍公司的安保工具本报记者陈秀张卫婷“魏处长您看,这个是该项目危险作业审批手续,我们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获得批...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