伉俪情深数十载 痴迷数学有所获

铜川日报 2019-08-09 07:09 大字

本报记者 彭冰

“在《数学解题的乐趣》这本书里,一方面介绍了作者为求解哥德巴赫猜想,对沿用两千多年的‘埃氏筛法’进行技改,帮助人们在自然数中快速寻找质数,并得到合数、质数、合数+合数、合数+质教、质数+质数5大计算公式,以及计算编制出11万之内和6万之内两种规格的质数合数用表,制出两套哥德巴赫猜想演示仪。另一方面,介绍了作者通过自制的‘正多边形专用圆规’和‘圆方同积三角板’,如何完成‘化圆为方’和‘三等分任意角’两大几何难题的作图与证明……”7月24日上午,在耀州区教科体局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数学研究的新书发布会正在进行着。该书的作者是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党永成、安惠侠夫妇。他们伉俪情深数十载,又共同痴迷数学40多年,最终所著的科普读物《数学解题的乐趣》于今年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俩算是高中同学,他比我高一届,我们上学的时候就认识。那时候在学校我俩都喜欢学数学,毕业几年后结了婚,没事儿也爱做做数学题。我们经常互相出题,一起解难题,这是我们生活里的乐趣。”安惠侠老人笑着回忆道。

1978年的一天,安惠侠在人民日报上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名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讲述了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先由哥德巴赫提出,后被欧拉确认,并希望得到证明———任何一个大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这一当时的世界数学难题,所付出的诸多努力。她一看跟数学有关系,就赶忙告诉了丈夫党永成。当晚下班回家,俩人就开始在纸上进行相关验证运算。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夫妻俩只要一有空就会动手做计算,即使失败多次,也始终没有放弃的念头,反而更是对这个命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我们都有各自的工作,想做研究只有利用业余的时间。当初为了解这道数学题,我们没少下功夫,光计算器就用坏了好几个。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证明,我逢人就讲证明过程。可证明过程繁琐又枯燥,没多少人愿意听,甚至还有人以为我‘疯’了……”党永成老人告诉记者。

虽然少有人理解党永成对于这个数学问题的执著,但他从不气馁,而是拿出更大的决心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在这期间,妻子安惠侠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2002年,党永成退休后有了大量时间,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论证“哥德巴赫猜想”上。作为他最坚定的后盾,安惠侠说:“老党有这爱好,比打牌喝酒好,我必须全力支持。”

2018年,党永成终于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有所突破。他确定了三大解题步骤,即确定所有任意偶数求解的取值范围,把偶数分类来确定各类偶数的取值范围,具体偶数确定后在其分类的取值范围内选出一组数,用简便方法求解。他得出了任何一个大的偶数在它所包含的自然数中,合数和素数的数量各自是确定的,素数的数量总是多于该偶数的平方根;任何一个大的偶数,在把它写成两数之和的时候,绝大多数是合数与合数相加,而素数和剩余合数相加后,总有一部分素数把偶数写成了两个素数定和,而这样的素数,其数量多于该偶数平方根的二分之一;任何一个大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而这样的素数,随着偶数的增大,其数量呈波浪式增加等结论。为了方便求解,他还制作了“哥德巴赫猜想”演示仪,计算编制了两个质合数用表。

除了论证“哥德巴赫猜想”,多年来,党永成还摸索出了利用圆规和直尺做任意正多边形的方法。他发明了“正多边形专用圆规”和“圆方同积三角板”,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认证。

面对夫妻俩的“数学成就”,不少人都表示了肯定。耀州区教科体局教研室主任党全明说:“这些年,党永成、安惠侠夫妇所付出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学解题的乐趣》一书出版发行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老党的研究可以用在教学上,把理论具体化,对拓展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作为教研组的一分子,我觉得他的发明在机械制图、工程等方面也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新闻推荐

姜学武检查耀州区移民(脱贫)搬迁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由)8月2日,副市长姜学武先后到耀州区关庄镇麻子村、镇区搬迁安置点,入户与群众交谈了解生产生活、经济收入情况...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