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常过黑策桥 □文/图高铭昱

西安晚报 2019-08-04 05:11 大字

黑策桥已无迹可寻曾经的慕郑抽水站坝

关中人俗称的“清河”即清峪河,它发源于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西北的野虎沟(亦称野虎岭),流经三原后自振兴街办慕郑村进入阎良境内,河北面是阎良,河南面属临潼。虽然我家距清河仅数里之遥,但我在读小学的六年间却从未亲眼见过清河,究其原因,主要是那些年清河常有淹死人的传闻。老师和家长经常叮嘱我们:“不要去清河玩水!”他们说清河河床是锅底型,人下去了就上不来。迷信的人还告诫我们:“连河边也不能去,有冤死鬼把人硬往河里拽!”这种说法虽然愚昧,但有效地杜绝了孩童们去河边玩水的心思。

我第一次去清河是在1966年夏,那年我小学毕业,当地可选就读的唯有徐杨中学,而去徐杨参加升学考试必经清河。老师带领着我们几十个孩子自慕郑村南行直下清河河道北侧,穿行在一人多高的芦苇丛中。清河里盛产芦苇,自古有名,临潼县志上也有提及。当年,芦苇是盖房所需的重要材料,还可编成席子等日用品出售。那时芦苇十分茂密,行走在中间那条若隐若现的小路上,脚下有道道流入河中的小溪,泥泞异常,两旁是紧挨紧挤着身体的芦苇,抬头不见天,四周不见景,大热天行走在里面,气都喘不过来。每每此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水浒传》中提到的飞云浦:张都监派去暗害武松的杀手,就藏身在这样的芦苇丛中,可谓是密不透风。

在芦苇丛中走了一里多路后,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宽敞平整的东西向石桥呈现在眼前,这就是当地很有名气的黑策桥,周边人均称它为“黑水桥”。清河不是黑水河,但此桥却叫“黑水桥”,应该是“黑策”发音讹误造成的吧。

黑策桥位于清河阎良段最西端,桥长13.6米,宽7.2米,高7.5米,有两眼桥洞,洞宽5.2米。传说,黑策桥因唐代尉迟敬德黑夜策马通过而得名。1926年刘镇华部围攻西安时,驻守的陕军与镇嵩军在黑策桥打过一仗。1937年,山洪暴发,河水大涨,冲坏了桥身。1945年,管理泾惠渠的“水长老”王子龙等组织人力对桥进行修补,完工后立有石碑以记其事,石碑后来不知所踪。

那年秋天我顺利升入徐杨中学,三天回家背馍一次,黑策桥是必经之路。回学校的路上,自芦苇丛入桥算是大路,轻车熟路之后我就不走大路了,而是从桥东下河,坡陡却路近。过了黑策桥有两条路,向西是舒缓的慢道,向南是陡峭的捷径小路。走这条小路,不等上到坡顶,就会听到轰轰隆隆的声音,犹如旱天惊雷,原来登顶处就是泾惠渠清河倒虹吸入口。只见一条倒虹吸管道自此直插入地下,穿过清河河底后从对岸登攀上坡,滔滔的泾惠渠水从此处势不可挡地涌进管道,飞流直下,那场面声威巨大,足以让风云变色。

1969年,出于“备战备荒”需要,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不仅大挖地道,还要学生学习各种军事技能。一天晚上,我们正沉睡间,突然紧急集合号响起。大家手忙脚乱地摸黑起床穿衣,打好背包去操场集合。校长(此时称营长)声色俱厉地说:“敌一个空降营妄图偷袭阎良机场,被我军发现击败后向西逃窜。黑策桥是其必经之路,命我部火速前往阻击!”徐杨中学到桥面约有十里路,我们紧跑慢跑,赶到清河时天快放亮。大家沿着西侧的慢道冲锋下河,黎明前的河道里大雾弥漫,对面几乎看不清人影。这时就听得寂静的河道里“噼噼啪啪”的一阵炸响,震耳欲聋。本来大家都对阻击一事半信半疑,这一响便当真了,“扑”的一声全体卧倒趴在地下,匍匐前进。这时雾开始消散,终于看到桥对面有几个胳膊上缠着白毛巾的人,端着木枪晃来晃去。这是早约定好的记号,缠白毛巾的是假想敌。大家一呼啦从桥上冲过去,把那几个张牙舞爪的家伙统统“抓获”。

中学期间,人们在黑策桥上游的慕郑村附近建了一座抽水站,修了拦河坝。坝面上虽不能过车,但可以走人,也一度成为人们过清河的“方便桥”。对我们去徐杨的人来说,走慕郑抽水站这座桥更近一些,从此我们就不再走黑策桥了。后来,栎阳修了拦水坝,上游水位大幅度提高,黑策桥和慕郑水坝均沉于水下,只停留在人们的回忆中了。

新闻推荐

姜学武检查耀州区移民(脱贫)搬迁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由)8月2日,副市长姜学武先后到耀州区关庄镇麻子村、镇区搬迁安置点,入户与群众交谈了解生产生活、经济收入情况...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