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菇托起蔡河村村民脱贫致富大希望

铜川日报 2018-12-18 07:54 大字

?白永涛在大棚里采摘香菇

近日,记者来到耀州区庙湾镇蔡河村,一下车,便被河对岸整齐的大棚所吸引。“这些大棚是我们村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修建的香菇大棚。”蔡河村党总支部书记吴新军告诉记者。

蔡河村村集体合作组织在各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结合该村实际,与德祥农业种植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于今年7月份开始建香菇大棚,现香菇大棚已投产。村集体合作组织支付一定的费用,委托德祥农业种植开发有限公司进行香菇大棚建设,该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香菇回收。截至目前,蔡河村香菇基地占地50亩,已建成标准化香菇大棚78座,投入使用21座。

“我们村刚开始接触种香菇这个事,很多贫困户怕收益不好,不敢接手承包,村上就先投入使用了21座大棚进行尝试,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后再做决定。现在21个大棚由3位村民每人承包7个,其中有1位承包者是贫困户。”吴新军告诉记者。

“我承包了7座棚,已经看到成果啦,这是我第二次采摘香菇了,10月10日第一次采摘的已经被公司收购了。”白永涛一边忙着采摘香菇一边高兴地跟记者说着。截至记者采访的时候,蔡河村的香菇已经卖了第一茬,共8000多斤香菇,等第二茬香菇销售结束后合作社将与德祥农业种植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结算并进行收益分配。

除了承包户得到收益以外,部分村民也通过务工获得收益。据了解,蔡河村香菇基地目前用工35人,日工资80—100元,大棚全部投产后将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我是一名贫困户,村里的香菇基地让我有了一份工作,只要干活,每天就有80元收入,感谢党的好政策。”蔡河村村民吴柯民激动地说道。

现在的蔡河村是由4个村合并而来的,属于合并村,共有贫困户176户560人,还有77户未脱贫。“我们村建香菇基地就是为了带动贫困户和更多村民实现脱贫致富。香菇收益的70%归承包户所有,20%用来分红和支付劳务费,10%用于壮大村集体。”吴新军说。据了解,目前已投入使用的21座大棚共上菌棒32000个,平均每座大棚拥有1500多个菌棒,按照这个数量和销售情况来计算每座大棚的年毛收益在6000元左右。

吴新军说:“扶贫到了这个阶段重在扶志,要鼓励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由输血变成造血,所以合作社计划于明年春天将所有的大棚全部承包给村民,并且让已经投入使用的大棚实现满载量3000个菌棒。建立菌种培育基地,购买烘干设备,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在扩大经营的过程中,解决一部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对于积极承包经营的贫困户进行分红和奖励,以此来鼓励更多贫困户和村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致富”。(本报记者 郭璇 见习记者 陈秀)

新闻推荐

远去的窑匠

○王晓博爷爷主持分家时,给父亲了五个瓮、两个瓦盆。瓮和房上的瓦一样穿着青灰色外衣,底小肚大,张着朝天嘴,用来装粮...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