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不靠的杨喜洋

铜川日报 2018-12-07 07:54 大字

“有智者吃智,无智者吃力。咱没上过啥学,也不聪明,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自己要努力,要好好干,争取成为职业农民,不辜负党和政府对咱的帮助。”说这话的时候,杨喜洋的眼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杨喜洋是耀州区现有560名生态护林员之一,今年49岁,家住石柱镇石柱村。他全家四口人,儿子正在上大学,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需要2万元,而妻子和母亲都有精神疾病,常年要吃药,自己本身还有先天性眼疾,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10多亩地和他一个人打点零工来维持,只能勉强度日。

2016年11月,经过综合考察、评定,杨喜洋被耀州区林业局聘用为第一批生态护林员,负责石柱村木章组795亩集体林地的巡山管护工作。护林员每年7200元的收入让杨喜洋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杨喜洋的巡护区域大,一趟下来得两个多小时。但是他说,既然自己当了护林员,就要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要对得起大家对他的信任,也能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拿这份工资。正是他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才让他坚持了下来,连续两年被聘为生态护林员。

每天在自家“门口”巡护完,杨喜洋还有大把的时间饲弄自己的土地。今年春季,他在区林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栽了3亩花椒,被纳入了2017年度退耕还林工程,每亩享受国家补助1200元,去年区林业局还组织技术人员免费将他的3亩核桃园进行了嫁接改良。每当技术人员来村上培训的时候,杨喜洋一次也不拉下,他不光用心学,还把这些知识理论付诸实践,开始了自己的养殖、种植之路。除了管理核桃、花椒以外,他还在自家地里栽上了苹果,种上了玉米、西瓜、葱等作物,一年四季春播秋收,安排得井井有条。除此之外,在帮扶人员的帮助下,他又养了10头猪,闲下来的时候也打点零工。

如今的杨喜洋每天天不亮起来喂猪、打扫庭院,安顿好妻子、母亲后就去巡山,然后又匆匆赶到自家地里开始一天的劳作。因为他知道国家政策再好,日子还得自己好好过,只有不等不靠,自己去努力,别人才知道从哪去拉你一把。(本报记者 刘冰剑)

新闻推荐

身边人 身边事 第335期 投稿网址www.huashphoto.com

燃烧的『美女』11月23日下午,西安古观音禅寺,香炉里跳跃燃烧的香蜡火苗与蜡流中的倒影,变化为美丽的『女郎』图案华商摄友闫...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