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的发掘过程,你知道多少?
这里是唯一敢与五大名窑比肩之地,从盛唐至今,默默坚守的匠人,用不熄的炉火照亮十里窑场的夜空。在铜川市,有一家中国规模最大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里面收藏的众多陶瓷精品和倒流壶一样,都来自于同一个窑口,那就是耀州窑。当年主持耀州窑遗址发掘研究工作的禚振西,虽然今年已经80岁高龄,但说起耀州窑的发掘过程还是犹如昨日。
最早挖出瓷片八万五千片
耀州窑发掘最早就是从1958年到1959年。据了解,1959年发掘了1000多平方米,挖出来85000片瓷片。那时的禚振西还在西北大学上学。等到1961年,禚振西一毕业就来到考古所里整理资料。整理资料的时候,耀州窑发掘的八万多片陶瓷残片深深地吸引了她。当禚振西第一次看到五颜六色的古陶瓷和陶瓷残片时,一下子就被这些东西迷住了。她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花在了如何鉴别古瓷的知识积累中。直到1973年,终于等来了参与考古挖掘的机会。
1973年5月,禚振西撇下不到3岁的儿子,带着只有两个队员的考古队,开始了对耀州窑遗址的考古挖掘工作。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发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陶瓷制品,有的瓷器上的图案还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随着挖掘的不断推进,出土的遗址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印证了文献记载中关于耀州窑的记述,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不过,禚振西想,一定还有更多的窑口尚未发现。果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铜川的玉华、黄堡镇等地又陆续发现了几个窑址。除了玉华镇之外,在铜川黄堡镇耀州窑遗址的挖掘中,考古队也收获颇丰。
1984年挖出了震惊世界的唐三彩窑
耀州窑的烧造开始于唐代,是靠近都城长安的窑场。在唐代以烧白釉瓷和黑釉瓷为主,兼烧黄釉瓷、青釉瓷和花瓷,还有茶叶末釉瓷和三彩陶器。在唐代诸窑中地位首屈一指。
“当地有一个村庄,我们叫新村。这个新村有一个姓樊的农民,他在那儿搞石灰窑,结果挖下去以后,就把一个窑址给打了,就打了一块。出了很多东西,就又到省上,又去把我找来,我们就进行了清理。清理的时候我发现这已经和20世纪70年代挖掘出的碎片有很大不同了。结果1984年一挖,就引起了轰动。因为当年挖出了唐三彩的窑,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东西。”禚振西说。
1985年在禚振西的主持下,发掘出了7个并列完整的唐三彩作坊,这是非常罕见的,出土的生产工具、器具以及准备烧制的泥坯等基本上都还保持原样。禚振西告诉记者,目前这个比较完整的三彩院落,在国内就发现了两套。这一套东西非常重要,它不仅反映了耀州窑所烧造的三彩,也反映了唐代建筑的一些情况。所以禚振西推测它有可能就是代表当时丝路上的一个驿站。
夫妻两个人,共同主持一个考古项目
铜川市旧称同官,宋朝时属耀州,耀州窑因而得名。20世纪80年代在铜川黄堡镇发现的耀州窑遗址,在禚振西带领下挖掘出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轰动一时。但是其实在这背后,禚振西丈夫杜葆仁功不可没。
在中国考古界,夫妻两个人,共同主持一个考古项目,还是少见的。当时禚振西和丈夫杜葆仁住在工地里,把家把孩子都丢下,共同主持了长达十多年的耀州窑考古发掘工作。挖掘出珍贵文物50多万件,耀州窑因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瓷品种类最多、保存最完整、人为破坏最少的古陶瓷文化遗址。
如今,禚振西仍在窑址上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对陶瓷的热情。“正是几代人半个多世纪在窑址上,不停地寻求和考察,不断地发掘和研究,才搞清了这处千年名窑的光辉历史,使之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耀州窑遗址的考古,被评为‘二十世纪全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和‘陕西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而我们的考古发掘工作,也荣获了全国首届田野考古的奖项。”回想起半个多世纪的耀州窑考古,禚先生感慨万分。
从唐朝到今天,陈炉古镇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如今这里的陶工仍用着代代相袭的最原始的工艺制作陶瓷器皿。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制瓷文化,2006年5月,陈炉窑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化(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报记者 张欢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阳)2018年4月,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络推荐评议活动,经过群众...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