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敢于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见习记者 张梦焕
今年36岁的郝彦军是耀州区董家河镇东柳池村人,他先天性右腿三级残疾,常年靠上鞋底、修鞋赚钱为生,妻子王艳芬因小儿麻痹后遗症没有劳动能力,家务活也无法操持,二岁半的儿子也只能暂由岳父家照看。郝彦军七岁那年父亲去世,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看着母亲异于常人的辛苦,他从初中毕业后就跟着村里的师父学习上鞋底赚钱贴补家用。上帝是公平的,在给他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郝彦军虽然残疾,但从不自暴自弃,反倒表现出比常人更乐观的生活态度,“咱也不依靠谁,我就想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把日子过好。”郝彦军笑笑说。
一个人的成长和坚强大多时候都来源于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事,郝彦军的韧劲就是这样打磨出来的。2014年4月,郝彦军的母亲因肾癌住院,妻子处在妊娠期,家里家外都得他照料,7月份,母亲病重去世,对郝彦军来说失去了精神支撑,他一度陷入悲痛之中无法自拔。10月份,他的孩子出生,初为人父的喜悦和责任又涌上心头,半年之间他经历了亲人的生老病死和新生命的诞生,于他而言,就像人生的一次涅槃重生。“当时很悲痛,因为母亲在家才在,但是一想到娃,就得振作起来。娃现在就是我唯一的奔头了。”当记者问及他是依靠什么力量支撑时,他的回答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到心酸和敬佩。
此后,郝彦军干活就更卖力了。天刚亮,他就起床做饭收拾屋子,饭毕洗好碗筷就坐在小小的瓦房里开始一天的工作,涂胶水、扎线,把一双双半成品的鞋底做好,从早到晚除了做下午饭,他从不休息。“我就想多干一点,把日子过好,这有娃了,咱得让娃比咱过得好。”郝彦军说着,搓着自己沾满灰土的手。
为了增加收入,郝彦军积极参加董家河镇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提升了修鞋技术,粘胶、缝线、钉鞋跟、换拉链、贴前后鞋掌,他都干的熟练又细致。因为技术好、活细、价格便宜,东柳池村周边方圆几里的人都来找他修鞋,在冬天旺季时候,一天差不多有一二十个找他修鞋的,“一传十,十传百”,凡是需要修鞋的,都会去找他。除了修鞋,郝彦军还会接一些耀州区城里需要上鞋底商贩的单子,不过数量比较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郝彦军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从未想过依靠别人,也从未想过放弃。在他的心里,他就是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可以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撑起自己的小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尤龙)在3月5日召开的陕西省慈善志愿服务工作表彰大会上,2016年铜川市慈善事业发展氛围浓厚、成绩突出,荣获多个奖项。 其中,市慈善暨扶贫协会志愿者总...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