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依托特有资源发展畜牧业 瑶曲镇脱贫奔小康

铜川日报 2016-11-21 00:00 大字

通讯员 马勇 任敏 刘卫锋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耀州区瑶曲镇在脱贫攻坚中,依托特有的资源优势,采取大帮小、强扶弱,滚动发展,使畜牧养殖步入快车道。瑶曲镇地处大山深处,拥有丰富的林草资源,更是疫病防控的天然屏障。瑶曲镇因地制宜,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采取多种形式,使种植、养殖形成合力循环发展。

车洼村位于瑶曲镇最北边的村,森林植被茂盛,搞养殖一直是车洼村村民的主要收益途径,但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形成规模,村民们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村民王小强5年前开始发展奶羊、肉羊养殖,从最初的20头到现在的500头,王小强在致富的同时,不忘带动父老乡亲,他和村里的40户养殖户签订了保底分红养殖协议。王小强说:“每户村民年底就有2000块的保底收益,这让农户在零风险下就能得到收益。这是一份压力,也是一份责任。”技术上有依托,销售上有保障,才能让群众安心养殖稳赚收益。

养殖有了规模,紧接着就是销售问题,瑶曲镇在原有销售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网络销售平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背阴群众原来一直养猪哩,后来销售成为题了,有时还赔钱,现在有了合作社和公司,我也能放心地养了。”村民马虎说,自从采取了“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模式,大家都放心了,而且还成立了电商,以高出市场20%的价格收购。铜川绿万丰电子商务公司经理郭建利说:“目前,黑猪在西安的市场价是45块钱一斤,经过精包装以后,在‘北上广\’的价格是50块钱一斤,我们积极和线下一些实体店进行沟通。在通过第三方平台和线下高端客户店,把它推向市场。”

提高养殖业的高附加值,实现种养“两条腿”走路。形成循环产业格局,摆脱产业单一的收入瓶颈,确保农民增收。在政府牵线下,锦汇养殖专业合作社给背阴村186户农户发放了9000多只鸡苗,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解决销售问题,饲料、疫苗等也是全部提供。合作社负责人冯志辉说:“咱有咱的品牌,进超市、市场全部包销售,农户要拿到市场也采取自愿。”

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让贫困户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他们的产业发展之路,让大帮小,强帮弱这种扶贫模式可以更好的复制。背阴村支部书记冯战虎说:“脱贫攻坚以来,我们村将原来的猪场改造,并成立了一个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模式。5月份,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给我们村购回300头仔猪,专业合作社养殖150头,52户农户分散养着150头。到年底保守的纯利润在30万以上。”

截至目前,瑶曲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45家,落实带动帮扶贫困户368户。瑶曲镇计划3年时间,帮扶489户1637人,通过产业实现脱贫。瑶曲镇党委书记任东营说:“在产业脱贫工作中,我们首先解决贫困户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给群众算账对比,树立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是通过强扶弱,大带小发挥互助资金协会,产业贴息贷款的作用,解决群众资金技术问题,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我们利用电商、等形式为农产品销售搭上快车道,使产业发展成为我镇脱贫的主要门路,极大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

新闻推荐

耀州区创新产业扶贫机制

本报讯(通讯员白益军陈宜武)为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耀州区不断创新产业扶贫体制机制,收到了明显效果。制定产业脱贫规划,创新***模式。按照“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总要求,结合八大产业核心...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