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田野写丰收 ———记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安刚利
农田里,农技部门的工作人员忙着查看农作物长势,一个单薄瘦弱的身影格外引人注意,他就是被乡亲们称为“绿色守护者”的耀州区农技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安刚利。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工作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田野,始终奋斗在农技推广的第一线,一心一意为农民办实事。
今年49岁的安刚利,在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省农林学校。在校期间,他除了认真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外,还利用休息时间,协助教授针对作物遗传育种学做好田间试验观察、记载、资料整理工作。毕业时,安刚利毅然回到家乡,干起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92年,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安刚利,在担任耀州区农技站站长期间,通过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和高级农艺师职称。
“虽然基层的农技推广工作任务重、办公条件差,但却能最直接地接触农民群众,也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安刚利常常这样说。
如何提高粮食单产,是农业科技人员急需解决的课题。多年来,安刚利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亲自参加施肥、整地、播种、管理、记载,认真做好小麦、油菜、玉米等农作物苗情、墒情调查工作。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指导性强的田间管理措施,使小麦优良品种小偃22、晋麦54、晋麦47等覆盖率达到95%;率先推广小麦宽幅机播、玉米硬茬直播和播后苗前、苗后茎叶化学除草等新技术12项;主持完成了耀州区旱作农业科技推广、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创建项目,推广了“小麦四改技术、夏玉米四改一增一晚技术”,建立了杨家庄、朱村、冯家桥科技示范基地;指导粮食专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12个,其中帮助瑶曲镇葫芦村种粮大户雷德云解决了在玉米品种选择上的困惑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使玉米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0多斤增加到现在的1300多斤。2013年,雷德云获国家农业部“种粮售粮大户”称号,是铜川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农民。
成功的经验让安刚利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决心更加坚定,他随后带领技术人员在瑶曲镇采取培训班、现场会、田间指导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广地膜玉米。同时,为了推广农业科技,近些年,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印技术管理要点200多期,发送到农户手中达9万多份,每年在农技中心、乡镇、村组讲课30余场,承担了省市区农业部门的试验示范项目23个,承办各级农技推广现场会41次。
2010年4月中旬,耀州区持续的低温冻害天气使农作物受害严重,安刚利及时下乡调查指导,提出了“铜川市耀州区农作物冻害补救措施”,发布在“陕西农业网”。他在《中国农业科技》、《陕西农业科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80多篇,其中《要重视使用钾肥》一文被评为科技论文一等奖,并被录入《中国农业文库》。他还被《陕西农技推广》杂志聘请为通讯员,被陕西省农技推广中心聘请为农业信息员。
安刚利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13年10月在全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典型人物推荐活动中,他入围全国农民满意的农技员。2014年7月,他的个人先进事迹被录入《农技风采集》一书。多年来,他还先后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二等奖,全国科技抗灾促春管保春耕指导服务活动先进个人,陕西省粮棉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先进工作者,全省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新闻推荐
铜川党员冲在一线干在实处 基础在学、关键在做、重点在改、核心在干,坚持“五个突出”,使广大党员冲在一线、干在实处。
许胜利何晓刚韩瑛编者按:近日,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刊物《当代陕西》第10期在《“两学一做”在三秦》栏目中,以《铜川党员冲在一线干在实处》为题,对铜川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重点报道,现予以...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