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创新举措拓宽渠道稳就业保民生 今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257人

铜川日报 2020-11-30 07:3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段海洲)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影响,铜川市紧扣“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主线,认真落实中省有关稳就业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就业存量、扩张就业增量,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257人,完成目标任务8000人的128.21%,城镇登记失业率3.68%,低于控制目标0.3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市县两级成立了由市县(区)长为组长、政府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稳就业工作专班,全面统筹推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应对疫情进一步促进返乡人员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支持社区工厂建设的实施意见》《铜川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20多个文件,涵盖了促进就业再就业、实施就业援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加强就业服务指导等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为复工复产、稳就业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开启“云服务”,“减免缓”社保。紧扣“减、免、缓”三方面社会保险费惠企政策,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积极落实中小微企业免征、大型企业减征、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的阶段性政策。通过线上线下政策宣讲,推送《阶段性减免告知书》告知企业具体减免类型、区间、金额等信息。开展网上“不见面”服务,及时为企业办理三项社会保险减免手续,确保了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及时落地,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社会保险支出成本。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1.89亿元。

打出“组合拳”,确保“稳增兜”。稳存量,主动对接500多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1.95亿元。划拨1341万元开展了3.27万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扩增量,建成投产社区工厂55家,吸纳就业129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83人。率先在全省开展“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模式,拓宽反担保面,增设返乡人员创业担保贷款中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1亿元,扶持924名人员创业,吸纳带动就业4062人。为323名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53.8万元。新建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14个。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0家。成功承办了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陕西省选拔赛暨第二届陕西“丝路创星”创业创新大赛铜川市选拔赛,激发创业热情;兜底线,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8200个,帮助678人办理青年就业见习,累计为1703名失业人员审核发放失业保险金等待遇1787万元,审核972人的失业补助金680万元,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提供免费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兜牢就业底线。

精准大数据,搭台促对接。全面开展农民工实名制数据核查,登记农民工189360人,摸排全市返乡人员26861人;多渠道累计征集发布岗位信息4万余个,组织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暨第七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行动,开展各类招聘会115场次,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对接;开辟点对点返岗复工“绿色通道”;对标产业发展需求和“新就业形态”,灵活引才方式,截至目前,共为全市事业单位、医疗卫生类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和产业园区招引人才1004人。

园区配专班,企业配专员。成立了支持企业发展人力资源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在铜川新材料产业园等5大重点园区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工作专班,建立“一园一专班、一企一专人、一企一政策”的工作机制,安排人社干部一人对接一企业,当好企业专属顾问,每位干部针对包抓的企业精准施策,靶向服务,高效解决招工引匠、招才引智、技能提升等人力资源保障问题,积极为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及新产业、新业态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服务。(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崔歆在调研包抓重大建设项目时强调 增强责任意识 做好服务保障 推动项目高质量达产达效

本报讯(记者何城城)11月27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崔歆到包抓的陕汽兆丰科技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调研。在...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