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农走向致富路

铜川日报 2020-10-23 07:22 大字

本报记者 朱红卫 通讯员 马辽辽

“目前中药材行情不错,下个月就能收1000公斤黄芩,500公斤柴胡。”10月14日,记者在黑池塬村见到黄虎军时,他正忙着打理地里的板蓝根。黄虎军介绍说,“今年我们合作社和陕果集团达成合作,又流转了2000多亩苹果园套种中药材,如今种植规模已达3500多亩。从我们站的位置往上看,几乎半架山都种上了中药材。”他说的半架山,指的就是王益区黄堡镇东塬片区,沿路往上走,一片接一片,颇为壮观。

过去,黑池塬村主要种植小麦,可收成往往不尽人意。如今大多村民把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在合作社打工,有的加入合作社种起了中药材,一年下来至少也有上万元的收入。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发展,让村民纷纷感叹,大家收入增加了,这个村子变化也很大。

这一切的变化源于黑池塬村在发展传统特色农业的同时,因地制宜选准选好农业产业,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采取“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黑池塬村发展中药材种植,离不开一个中药材种植大户黄虎军。2012年,刚刚退休的黄虎军在黑池塬村流转了461亩地开始种植核桃,并于2013年成立铜川市滋润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年,外出学习培训的他看到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商机,黄虎军决定发展林下经济,在核桃园里套种中药材黄芩、柴胡等。2018年,黄芩首次丰收,收益十分可观。

尝到了种植中药材的甜头,黄虎军决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规模化种植中药材。除了中药材种植,黄虎军还是一位养殖大户,最多时散养公鸡10000只、养猪80多头,直接销往西安。经过几年探索,合作社也逐渐形成了中药材种植与养鸡、养猪相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

“产业要发展好,关键还是要有销路。”黑池塬村党支部书记赵树军介绍说,在发展中药材产业过程中,村上依托铜川市滋润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动员村民打破种麦收粮传统思想,通过“合作社+种植户”的经营模式,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来。合作社负责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到地头收购,大大降低了村民的种植成本和顾虑,也让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

看到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前景,村民们开始主动加入合作社。付双成是黑池塬村的贫困户,也是贫困户中发展中药材的代表,之前主要种植小麦作为全年的家庭开支,经济上还是捉襟见肘。2018年,付双成加入了合作社,种植了3亩当归后,实现增收1万余元。紧接着,在村上的鼓励和协助下,申请政府贴息小额信贷5万元,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付双成告诉记者,“有合作社做后盾,我们对于销路一点都不担心,可以产多少收多少,而且省时省力,我们的收入更加稳定了。”

“我们也在推广‘党支部+合作社’经营模式,由党员率先探索种植,合作社扩大推广,村民积极加入,带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黑池塬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宜林介绍,如今,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黑池塬村30余户都在种植中药材,其中贫困户6户,占全村耕地的40%,目前正在推广小麦套种中药材模式,继续发展壮大全村中药材产业,不仅能把有限的耕地充分利用起来,也让更多的乡亲们享受到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2020年,在全市中药材种植补贴政策的支持下,王益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8000余亩,也在黑池塬村建成首个中药材产、供、销一体化中药材基地。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带动的村民和贫困户越来越多,黑池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中药材也被评定为王益区扶贫产品,在今年9月的铜川第三届扶贫产品交易会上备受欢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更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发展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资金扶持,鼓励他们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带动更多的周边农户将闲置的土地投入到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来,提高就业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王益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新闻推荐

新家已温暖 王益区用心用情加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本报记者朱红卫通讯员王欣婷近日,王益区青年路街道五一社区里热闹非凡,大老远就能听到欢声笑语,华远实业企业退休人员张泰茂...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