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归来,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铜川日报 2020-04-15 07:10 大字

在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铜川市医务人员不畏艰险、逆行而上,奔赴抗击疫情“战场”,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同时间赛跑,和病魔较量,为众多患者挽回了生命的春天,用大爱和奉献,书写着医者的担当和忠诚。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好转,各地援鄂医疗队陆续返乡。4月15日,铜川市第二批援鄂医务人员圆满完成救治任务,结束休整,返回家乡。今天,本报再次聚焦抗疫战场上的逆行战士,以此向他们致敬。

廉拥军:为患者开一张“心灵处方”

51岁的廉拥军,是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精神卫生康复中心业务副院长兼医务科主任。疫情来临,作为铜川市心理危机紧急干预副组长,他一直以医院为家,每天要处理20多位患者的医嘱,承担院内会诊,通过心理援助热线为心理求助者排忧解难,多次为外地患者邮寄药物。在王益区七一路双龙社区封闭后,他为其住户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工作。

2月23日,廉拥军主动请缨,成为陕西驰援湖北医疗队首批心理援助团队中的一员,进驻到武汉市第一医院,为新冠肺炎患者做心理疏导,负责2个病区的他每天都忙到夜里12点。

对于疫情中患者受到的巨大心理创伤,廉拥军要做到“感同身受”“同情同心”,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治疗,开出一张“心灵处方”。帮助一些心理压力过大的病人树立信心,配合主管大夫进行治疗。有一名患新冠肺炎的22岁小姑娘,因父母患病去世,心灰意冷、思想消极,不愿配合治疗,一心寻死。廉拥军很心疼她,经常陪她聊天,进行心理疏导,慢慢地患者的心被焐热了,情绪也好转起来,开始配合治疗,直至出院。廉拥军说:“收到她的告别微信时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武汉人民可以早日摘下口罩,来一碗家乡的热干面,感受不戴口罩时城市喧嚣的烟火气。”

郑建奎:身着白衣 心有良“剂”

郑建奎是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精神卫生康复中心执业医师,2月23日下午他接到通知,2月24日便启程驰援武汉。

郑建奎被分配到武汉市第一医院,为患者和一线医务人员做心理疏导和干预。为了减少大小便次数,郑建奎每天早上不吃饭、不喝水,这样一坚持就是五六个小时。3月4日,一名医生打来心理咨询电话,说他和另外一位医生同时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经过治疗后,那位医生没有被抢救过来,他对朋友的病逝感到无比痛惜、内疚和自责,郑建奎耐心倾听这位医生的讲述,在线给予心理疏导,打通了他的心结,缓解了这位医生心里的焦虑与压力。

在病房和热线咨询电话中,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出现的睡眠、精神焦虑、恐惧以及治疗不配合等问题,郑建奎会进行支持性治疗,教给他们一些放松的训练方法。通过心理治疗、身心同治,最终实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完全康复。

疫情的突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郑建奎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圆满完成援鄂任务。

王博:“非典”勇士 再战“新冠”

王博是铜川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科科长,17年前他是抗击“非典”的一名战士,17年后他又重整战袍,英勇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前沿。当这场疫情以惊人的速度从武汉肆虐蔓延时,职业敏锐性和警觉性使王博绷起了神经,他主动请缨承担疫情流调任务,毅然奔赴疫情防控一线。

2月23日,王博作为陕西省第三批疾控援鄂队队员驰援武汉,他被分配到武汉市东西湖区疾控中心,他主动加入到流调和消杀的防控工作中,干他最擅长的事情。电话流调和现场流调是常用的流调方式,当陕西方言遇到武汉方言,沟通不畅是王博遇到最大的难题,他意识到要强化自己的普通话,每天新闻主持人成了他普通话训练的老师,几天下来,王博带着陕西味的普通话能与流调对象顺畅交流了。

王博面对厚重的疫情资料,两千多份个案调查表,几十起爆发的聚集性疫情……,在不外出的情况下,主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共完成38起突发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总结报告。

在援汉期间,王博累计对32个普通单位或场所(社区、集中隔离点、企业等),对21个特殊场所(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病医院、戒毒医院等)疫情防控进行现场指导。

杨凯翔:我年轻 让我去

“我年轻,让我去,正好也能锻炼锻炼。”2月21日,当得知要选派检验人员驰援武汉的消息后,市疾控中心检验师杨凯翔第一时间报了名。最终经组织推荐,杨凯翔如愿以偿。

面对亲朋好友的担心,杨凯翔总笑着说:“你们放心吧,我天天都在做实验,现在只是换个地方而已。”抵达武汉后,杨凯翔被编入采样组,配合东西湖区疾控中心检验科进行标本采集和转运。

采样工作看似简单,整套流程却非常严谨。每次采样,都需要按照三级个人防护的要求,佩戴防护服、护目镜等。“尽量把嘴张大,把舌头放平,啊……”同样引导采样对象的话,杨凯翔每天都要说上百遍。

上门采样,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3月5日,杨凯翔到TCL厂区被隔离的两栋宿舍楼采样,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从1楼上到6楼,全程只能用嘴呼吸,裤子粘在腿上,采完样后脱下防护服,全身早已湿透。每次采样结束后,他身上的衣服感觉像是从水缸里捞出来一样。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面对病毒传染性强、待采人员多这一现状,杨凯翔丝毫未露怯意,圆满完成采样送样任务。截至目前,他先后深入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中心、监狱、看守所、集中隔离场所共42个,医疗机构6家,共完成样品采集7172份,样品转运10余次,共391份。

新闻推荐

爱心理发室 彰显工会情

“军锋,你这手艺不错啊,这发型我很满意。”“哎,几年不操刀了,有点手生,要放在当年10分钟就给你理好了。”近日,黄陵矿业二号煤...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