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抓机遇抢先机力促转型高质量发展

铜川日报 2020-03-21 08:08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朱红卫 通讯员 苏亚红)从上世纪90年代起,铜川市把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作为工作主线,特别是2009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先后得到了中省32.7亿元的转型发展资金支持。历经十年,铜川市系统推进了产业、城市、社会、体制机制全面转型,实现了黑色“煤城”的五彩嬗变,进入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生态环境变化最明显、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2020年是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支持的最后一年。铜川市转型发展还面临着产业转型任务艰巨、宏观调控倒逼加剧、财政保障能力薄弱、综合服务能力较低等诸多困难。

在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支持即将结束之际,市发展改革委在认真总结转型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铜川市转型发展实情,紧盯国家关于“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紧抓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资源型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抢占先机,尽早开展各项前期工作,争取国家转型政策的有力支持。

摸清铜川市采煤沉陷区实际情况,完成详实的调查报告。2019年底,市转型推进中心按照国家、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要求,对铜川市采煤沉陷区现状进行了前期摸排,已将铜川市相关调查数据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目前,铜川市采煤沉陷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铜川矿区,焦坪矿区,旬耀矿区三个矿区,因煤矿开采形成的沉陷区总面积、影响人口、耕地、林草地面积、损害建筑面积、损害各类道路和责任主体灭失、煤矿闭坑等问题严重,政府综合治理负担沉重。

加强与国家、省发展改革委对接,掌握政策支持方向,力争把铜川市列入国家级(2020-2025)年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市转型推进中心已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就铜川市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并于1月中旬邀请相关专家来铜对铜川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工作进行了前期调研。

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做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对照全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相关要求,结合铜川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在围绕优先保障居民住房安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谋划居民避险搬迁、公共服务设施、基层设施、应急救灾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修复、土地整治利用等重点工程。积极向重点培育的接续替代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的接续替代产业平台等国家支持方向上谋划项目,按照不同路径做好铜川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为列入国家重点规划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靶向施力,增强转型发展支持。针对《铜川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省、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汇报、探讨,提出了结合铜川市实际,优选、策划包装符合国家投资方向的重大项目的修编建议。与国家专业咨询机构进行对接咨询,进行实施方案修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好2020年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项目,提前策划包装2021年转型发展相关项目,为争取国家投资做好前期准备。

通过多媒体形式宣传资源型转型城市在推动航天科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陶瓷、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集群,区域交通、物流、教育、医疗、文化中心和加速实现工业、旅游、城市经济新突破等方面工作成效,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追赶超越的热情,进一步提升铜川的知名度,增加多层面支持力度,推动铜川市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特别就业季 援企又稳岗 铜川市以“有形之手”助企业复工复产

本报记者郭璇编者按:就业是民生之本,新冠肺炎疫情在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也影响着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为做好援企、稳岗...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