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城铜川:“暖冬行动”让屋里有温暖屋外有蓝天
大雪节气刚过,汾渭平原寒气逼人。刚从社区工厂下班的王润莲裹紧领口匆匆向家里赶去。几分钟后,随着她干脆利落地关上防盗门,寒冷戛然而止。温暖如春的家里,丈夫王战营正在等着她吃午饭。
45岁的王战营是陕西省铜川市关庄镇道东村的贫困户。今年10月以前,他们一家四口还住在山上的破窑里。夏日逢大雨,屋里接漏的水盆滴答不断,冬季刮大风,关不紧的房门也跟着砰砰作响,一家人整天围着煤炉熬日子。
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王战营一家搬到了关庄镇集中安置区,只掏了1万元就住进了三室两厅100平方米的新楼房。王润莲还在安置区的社区工厂里找到了一份月薪2000元左右的工作。新时代、新房子、新工作,开启了一家人的新生活。
“住房的大问题解决了,脱贫就有希望。”王战营盘算着,做药材生意和种花椒的收入,加上妻子和儿子的工资,全家一年收入6万多元,今年就能申请退出贫困户。
随着供暖季的到来,温热的地暖让夫妻二人在新房里住得更加舒心。“真想让在重庆打工的儿子也回来,一家人在新房里团团圆圆过个年。”王润莲说。阳台上挂着十几串她为过年准备的腊肉。
“今年铜川市4905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安置房已全面建成并交钥匙,实际入住3763户,是搬迁群众大规模入住新居的第一年。”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说,如何让他们温暖过冬是实现“搬得出、稳得住”的当务之急。
铜川市所处的汾渭平原是煤炭产区,长期以来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重化工业占比大,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曾经是“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今年公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汾渭平原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区域。
如何实现煤城不烧煤、产煤不用煤,在供暖季推行清洁供暖,是摆在铜川市面前的一大难题。
经过调查研判,铜川市把改善民生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启动了“温暖生活,温暖民心”的“暖冬行动”。该市40个已建成的集中安置点因地制宜,对集中供热的安置点,降低运行成本,明确收费标准。对天然气通达的分户供暖的安置点,鼓励群众采用天然气壁挂锅炉自行采暖;对农村的中心村安置和分散安置户,鼓励和引导他们使用电暖和高效清洁采暖设备。所有使用清洁采暖设备的群众都可获得1000元补贴。
王润莲家的地暖属于关庄镇集中安置区清洁能源集中供暖。记者看到,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建设的收尾工作。据介绍,这套系统采用浅层地表热能等清洁能源,通过多能互补的技术,为安置区的372户住户集中供暖,具有高效节能、清洁环保等特点。
在山脚下的照金镇芋园村五峰安置点里,红墙青瓦、整齐划一的50套安置房已经建成。走进贫困户孔爱群的家中,记者看到房间客厅里摆放着一台新型煤炉,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温暖了整个客厅。她家的炉子是免费安装的环保煤炉,烧的是洁净型煤。“和以前用的土煤炉相比,环保炉具火旺、耐烧,不呛人,主要是不会煤气中毒,安全。”孔爱群说。
“五峰集中安置点不通天然气,因而试点采用环保炉具供暖。”铜川市移民(脱贫)搬迁办公室主任董念文说,环保炉具供暖既能让室温长期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又能实现排放达标,群众还可以烧水做饭,在农村很受欢迎。据检测,试点采用的“环保炉具+洁净型煤”集成燃烧技术与普通煤炉和散煤燃烧相比,颗粒物排放降低97%、二氧化硫降低95%、氮氧化物降低63%。
铜川新区裕丰园小区,是矿区棚户区改造和其他低收入群体的安置示范区,这里77栋楼里,居住着4410户8876人。68岁的党全龙说:“我们小区最开始是燃煤锅炉,后来改造成天然气锅炉,现在是华能电厂集中供暖。今年暖气又热又稳定,出门空气也干净!”
清洁供暖,一头影响着群众温暖过冬,一头关系着蓝天白云。据了解,铜川在2017年实现了燃煤锅炉全域“清零”。2018年,铜川市按城镇集中供暖和天然气分户供暖,农村分散户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热则热,宜煤使用清洁型煤,引导群众最大限度减少散煤使用,并对使用清洁能源供暖群众和困难群众过冬进行补贴。目前铜川市共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散煤27897户,其中煤改电25196户,煤改气2701户,该市清洁取暖率达到82%,基本实现了煤城不烧煤、产煤不用煤。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汾渭平原11个城市今年10月PM2.5平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PM2.5平均浓度最低的城市是铜川,为38微克/立方米。孙波 梁娟 蔡馨逸
新闻推荐
铜川税务召开金三系统并库工作相关会议近日,铜川市税务局为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平稳运行,确保金三系统并库工作顺...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