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生命的赛跑

铜川日报 2018-12-18 07:54 大字

12月5日16时19分,随着急促的电话铃声,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接到会诊电话:“综合内科门诊,一名患者发生猝死,需要紧急救治……”急诊科医生田林、护士杨梅、白晓仙等立即携带急救箱、除颤仪、简易呼吸气囊、氧气袋等飞速赶往现场。

在综合内科诊室里,一名年约50多岁的中年男子躺在地上,面色灰暗,呼吸困难。可能是饮酒后就医,患者的身边呕出来许多秽物,整个诊室里的味道异常难闻。而此时,门诊内科医生张菊和杨中山正在协助跪在地上的董军胜医生为患者进行徒手心肺复苏。看到这样的情景,田林医生立即为患者进行气囊辅助呼吸,杨梅护士打开除颤仪快速为病人进行360焦耳除颤。张菊医生接替董军胜医生继续为病人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白晓仙护士己为病人建立了静脉通路,大家都认真地听着董军胜医生的指挥:“肾上腺素1毫克静脉推注,每5分钟一次,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请心内科、麻醉科会诊”一切抢救工作都在紧张地进行着……

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陆续赶到。门诊部主任李艳彬通过患者家属获悉,患者中午吃饭后感觉不适前来就诊,在内科门诊就诊时只说了一句话就发生猝死,当即被医护人员平放在地面上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紧急启动了应急处理预案。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中弥漫一股凝重的气氛,急救仍在继续,按压、人工呼吸、用药、每个环节都在紧张地进行着。随后赶来的麻醉医生科杨永鹏看到这一幕,已经顾不上清理脚下的秽物,直接跪在地上为患者完成了气管插管。大家通力协作,21分钟后,患者的心跳逐渐恢复,颈动脉的搏动也在恢复,面色也由灰暗慢慢转为红润,瞳孔由散大缩小至3mm,血压为160/90mmHg,然而患者的呼吸依旧很缓慢,每分钟只有3-4次,需要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监护仪显示窦性心律,由于患者尚未明确病情,随时都有呼吸,心跳骤停的可能性,在多科医生的评估之下,决定将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

为了保障患者途中的安全,门诊部及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准备了可移动心电监护仪、气管插管,简易呼吸气囊及多个氧气袋等转运设备,快速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并做好转运准备,同时向重症医学科通报。重症医学科主任赵红艳接到门诊部主任李艳彬的电话后,即刻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防止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生命危险。

患者进入重症医学科后持续昏迷,自主呼吸微弱,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较差,需要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为了防止患者病情出现恶化,重症医学科主任赵红艳将患者的心电图及各项检查的结果发到了“胸痛中心、急诊科、ICU”的微信工作群中,这位猝死病人牵动着群里每位医护人员的心,院领导得到消息后也非常关注与重视,多次打电话询问患者的情况,并指示大家一定要多科协作,全力以赴抢救患者的生命。当晚22时,群里的医护人员还在研究和讨论着患者的病情,心内科主任郏国炯建议为病人进行CT检查,可是患者持续昏迷,还要靠呼吸机辅助呼吸。这给转运和检查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风险。重症医学科主任赵红艳陷入了沉思,可是考虑到只有进一步明确病情,才能给予患者最及时准确的治疗,赵主任决定排除万难将患者转运到CT室,最终患者携带呼吸机,在急诊科护士的协助下,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护送下,顺利地完成了CT检查。赵红艳主任将检查结果告诉了每一位在微信群里焦急等待的领导和医务工作者,大家研究讨论为患者制定了完善的治疗方案,最终精准施救,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6天后,在全院多科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病人神志逐渐清楚,肢体活动良好,可以简单对话,脱离了呼吸机。

在这场与生命的博弈赛中,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多科协作,强强联手,为患者提供了及时、专业、精准的治疗,这不仅仅是一次与生命的赛跑,也是该院医疗救护实力和医疗水平的再一次体现。(通讯员 刘金茹 毕杨)

新闻推荐

老年大学里演绎“夕阳红”

弹出最美夕阳红?专心致志学古筝?教学员画小白菜?瑜伽课受到老年朋友的喜爱如今,铜川市许多白发老人又“背起...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