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铜川市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委员热议营商环境当好“店小二”提升服务水平

各界导报 2018-04-17 01:29 大字

  □记者 原登荣

  今年年初,铜川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并形成“10+N”落实机制,确保“营商环境提升年”各项措施在铜川落地生根。

  在4月16日开幕的政协铜川市十四届委员会二次会议上,如何打造铜川一流营商环境,成了与会委员热议的焦点。委员们表示,铜川营商环境提升成效渐显,但相关部门的“店小二”服务水平还有改进空间。

   构建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

  “行动很快、举措到位、效果良好……”这是市政协委员罗红涛对铜川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积极作为的评价。但他同时认为,铜川在优化营商环境时仍存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些相关部门不敢担当,领导不亲自挂帅项目就可能搁浅,甚至打击投资商热情,此外一些投资商在项目所在地与群众矛盾重重,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罗洪涛建议,应对营商环境考核引进政协委员第三方评估制度,相关部门要积极与投资商结对子,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的现实情况,帮助他们与当地群众沟通对接,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服务,构建起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

  简化办事流程

  在市政协委员王满朝看来,目前铜川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营商环境提升,也制定出台了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并成立了简政放权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审批环节多和工作不到位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信心。”

  王满朝建议,应简化办事流程,让招商项目尽快落地;继续改善生态环境,让铜川聚集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同时加大对企业的奖励力度,吸引越来越多的关联企业来铜川投资。

  打造诚信营商环境

  市政协委员王海军认为,铜川在诚信建设奖惩机制中缺乏联合奖励举措、失信惩戒主体等级认定制度,诚信社会建设宣传上也有些跟不上。

  对此,王海军建议应完善“联合奖惩”机制,对“红名单”等诚信典型在部分领域开设绿色通道,同时健全“黑名单”制度,通过信用信息数据库共享,推动实施联合惩戒。“各部门应在其监管领域对失信主体进行划分,并按照失信等级制定不同惩戒制度,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

新闻推荐

王益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升医保惠民新高度

  2017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扩大...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