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修养,是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

铜川日报 2018-03-15 11:31 大字

去年10月,《文明铜川》在铜川日报悄然推出,再次将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市民文明修养,提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

铜川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已开展多年,也已取得明显的成绩,但和“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陋习还仍然存在。

文明修养,是文化积淀的修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这种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有了这些修养,城市就会没了那么多陋习,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安定。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些方便市民的公共设施、城市绿化在装点城市的同时,也被一些贪图私利的市民陋习所损坏。诸如损坏公物、翻栏杆、随地吐痰、毁绿种菜、不文明养犬、不文明祭奠等等陋习,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成为极不和谐的音符。

不文明行为的形成有许多原因,除了文化的差异外,更多的是“我”字当头、私利作怪。一些市民办事想问题只考虑自己,只要有利于自己就比较任性,对法规、公德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就拿“翻栏杆”来说,一些复杂路段设置隔离栏杆,目的是帮助驾驶人各行其道,确保行人安全,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自己少绕弯少走路,不顾穿梭的车辆,我行我素,翻跨栏杆,与文明交通形成很不协调的对照。“毁绿种菜”更是如此,好好的公共绿地,一些居民硬是将树木弄死,将草皮翻开,种上蔬菜,没有肥料,自己沤制,弄得左右邻居怨声载道。

事实上,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与我们这座城市要实现的“率先”“加快”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怎么办?唯有从现在抓起,从每个人、每件小事做起,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礼仪,譬如在公交车上不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活,开车、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共场所遛狗……如果绝大多数市民,都能自觉遵守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明细节,我们就能自豪地说,铜川是一座现代文明城市了。

其实,在物质文明已上了一个新台阶的情况下,精神文明如何跟上步伐?如何加强个体文明修行,减少和不发生不文明行为,是文明城市创建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首先要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市民认识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认识到美好的城市家园靠大家共同维护。其次要营造浓厚的文明养成氛围。大力倡导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大人做给小孩看,通过文化的普及、渗透,让市民做到荣耻分明。再则,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要让市民对法规、公德有敬畏之心,可采取教育、处罚、科普宣传、科学消费引导等多种手段,引导市民养成科学文明习惯。

相信谁都愿意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市民言行举止高雅文明的城市里,这也理当成为新铜川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应以省级文明城市为新的起点,让争做现代文明人成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为,把铜川建成全国文明之城!(辛成)

新闻推荐

父亲,您在哪里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喜马拉雅;世界上最宽阔的海,是太平洋;世界上最辽阔的天然草原,是呼伦贝尔;而世界上最深沉的爱,就是父爱。犹记得自父母离异后,父亲总是会对我语重心长地说:“要听妈妈的话。”自那以后...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