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字路口 无悔青春

商洛日报 2017-06-02 07:50 大字
作为一名交警,他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就注定与责任、奉献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这神圣的使命,无论骄阳似火、大雨滂沱、酷暑寒天,街道上都有他忙碌的足迹,他就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一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指导员张岱。这个在铜川土生土长的85后小伙儿,已经在交警战线上奋战8年有余了。他先后荣获全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市公安局优秀民警和大队业务骨干、业务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自然与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个人表现密不可分。

  勤学苦练 做交管业务的行家里手

“从小我就觉得警察是惩凶除恶、匡扶正义的大英雄,特别崇拜他们。”张岱说,怀揣着小时候的警察梦,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步入了交警的行列。2009年初,只有23岁的张岱被分到交警第一大队第一中队,负责路面执勤工作。2011年初到2016年底,他先后在黄堡中队、事故处理中队担任内勤,直到今年年初他才卸下内勤职务,专职当起了指导员。

作为一名非公安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刚进入交警的角色时,张岱就下定决心努力追赶。同事们说,平时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能看见他认真学习的身影,他经常会腾出一些休息时间专门钻研业务。有很多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岱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一个人在电脑前反复模拟办案,翻阅别人办理的案卷。为了能够很快融入工作,他经常主动向单位老前辈虚心请教和学习。

张岱除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等知识外,还认真学习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对常用的法律条文他都能够熟记于心并准确应用。此外,他积极学习新科技、适应新装备,紧跟交警执法信息化的新要求。

通过自身的努力,2014年9月张岱考上了在职研究生。“今年7月份我就要毕业了!”聊到这儿时,他难掩兴奋与喜悦。如今,张岱已经从一名青涩的警界新人成长为交管业务的“行家里手”,工作干起来更得心应手。

  严以律已 做秉公执法的“钢铁战士”

张岱不只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交警,还是一个严以律己的人。工作这么多年,他出满勤、干满点,没请过一天假,经常加班加点从未抱怨。在执勤中,他纠正大车、小车,公车、私车违法行为,都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真正做到严明执法,为警清廉。

在今年2月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中,当事人驾驶的车辆属于超速50%以上,按照规定要扣12分,罚款1000元。这名当事人托张岱的朋友说情,被张岱拒绝。后来,这名当事人不死心趁办公室只有张岱一人时,偷偷塞给他1500元,央求张岱不要扣他的分。张岱见状,非常严肃又生气地说:“我今天如果拿了钱,不扣你的分,你以后开车还能记住不超速吗?这个处罚还有意义吗?还能对别的司机起到警示作用吗?我所做的事儿要对得起我穿的这身警服。”

一番义正言辞的教育过后,这名当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心服口服地认了罚。这件事后,有人说张岱傻,张岱呆,可是张岱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人民警察,无论谁都无法动摇他为人民服务、秉公执法的入党、入警誓言。

排忧解难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张岱刚到交警一大队工作时,就留心到很多在路上行驶的摩托车没有注册登记,这样不仅违法,还存在安全隐患。经过详细调查他发现,大多数摩托车是矿区工人使用的交通工具。于是,张岱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深入焦坪、玉华等煤矿,走访了一些摩托车销售商和矿工,了解了未注册的原因,原来并不是这些驾驶人不愿意去注册登记,而是车管所距离矿区远,工人上班时间紧,注册登记不方便和一些驾驶人害怕路上遇到交警检查等原因造成的。找出问题所在之后,他想何不将老百姓找警察办事,转变为警察主动上门办事。于是张岱就将这个想法反映给单位领导,领导最终决定由张岱和大队车管所工作人员共同上门为群众现场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这项贴心、用心的服务,获得了矿工们的一致好评,也拉近了他与基层群众的距离。现在到矿上提起张岱,那可是无人不识、无人不赞。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张岱这里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2014年“9.29”重大交通事故案发时,时值夜晚,现场没有监控摄像,寻找目击证人就成了重中之重。那段时间,下班后张岱根本忙得没空回家。当时妻子正好在医院做手术,外地的父母也一时半会来不了,这时伤者家属又打来电话,告诉他伤者命悬一线。是照顾妻子还是继续办案?“这真的是我人生中最纠结、最痛苦的一次了,但是我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和党员,我要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战斗\’。”张岱向记者回忆说。当案子有所缓冲时,他再次回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的妻子,听到值班护士说她硬是咬着牙关,一步一步从手术室挪到病房时,他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把关爱奉献给路人,却对家人怀着深深的愧疚。

风吹雪打,日晒雨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对交警工作的真实写照。自从干了交警这一行,风华正茂的张岱就与时尚的衣服、发型“绝缘”了,但是他自己却从来没有后悔干这行,而是用忠诚、担当让他的风采与青春在铜川的十字路口尽情绽放。(本报记者 张长江 程红兰)

新闻推荐

委员与贫困留守儿童共度“六一”

本报讯(记者刘菁)“我是留守儿童,今天我很开心。"在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中心幼儿园,见到6岁的鄢志强,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他说自己很想妈妈。5月26日,王益区政协委员“我陪孩子...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