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效发挥职业培训带就业促创业作用

商洛日报 2017-01-03 00:00 大字

陈肖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实现技能就业、素质就业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商洛市转型发展的深入推进,人社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紧紧围绕经济转型、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创新培训思路,加强师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多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使广大有培训意愿和需求的劳动者,充分享受到了技能培训政策带来的实惠。近3年,全市开展了陶艺、种养殖、烹饪、电子商务、汽车驾驶、家政服务等多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培训人,其中就业培训人,创业培训人,带动就业2.9万余人。

创新思路,注重实际,多种形式开展职业培训

目前,商洛市正处于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新旧动能转换、新老产业接续、新兴产业发展都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为此,市人社部门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思路,探索培训途径,分类分层实施,努力提高各行各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一是建立机械和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针对商洛市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单一、缺乏培养和交流平台的现状,在深入全市各类企业调研座谈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建立铜川市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通知》,依托陕汽东铭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机械和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全市从事技能就业的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基地内企业员工和其他类型企业人员,通过政企合作、校企合作、工学合作、师带徒等方式开展电工、焊工、钳工、车工等多类型、多专业的技能培训,旨在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基地自成立以来,已组织举办了钳工、焊工、中式烹饪等3个专业的培训班,人参加了培训,基地还正在筹备举办师带徒和技能提升培训班各一期。同时建立了铜川市机械和装备制造业培训基地技能人才库,用人单位可通过此平台为企业筛选所需的技能人才。该基地的建立和各类技能培训的有序开展,将为商洛市转型发展储备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二是探索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商洛市作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和“中国优质甜樱桃之都”,农业特色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职业农民”的涌现,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已迫在眉睫。为了进一步体现职业技能培训就近、就地方便群众学习技能的原则,商洛市人社部门立足于农业特色产业实际,调整培训思路,依托印台区郗家塬村开展培训试点,探索出了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展技能培训的模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简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培训机构下放延伸到基层,结合农村和社区实际,分片区、分行业设置培训机构,实现技能培训接地气,有平台、有人员、有资金、有效果的目标,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人才保障。目前已有名务农人员通过新式农村合作社技能培训中心进行了技能培训,农业操作技能显著增强。

三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电子商务”培训。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随着商洛市创业型城市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迈进,创新创业成为吸纳带动就业的“助推器”。创业培训作为培育和催生创业者的有效载体,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鼓励和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培训机构挑选具有经验的老师授课,使有创业愿望人员进一步掌握创业理念、创业方法、创业途径等相关知识,还邀请成功企业家、市场营销、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授课,提高了教学水平,真正实现了“成功一人,带动一片”,3年来累计开展创业培训余期,培训人次。结合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电子商务”培训新模式,使创业者拥有低门槛、低成本的创业平台,引导更多的创业者从事电子商务创业,帮助他们依托当地特色产品进行电子商务网上营销。目前全市已有人参加了电子商务创业培训,人成功网上注册开店,同时对有特色、有规模、有示范作用的电商创业者挂牌为电商示范站,不断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强基固本,深化合作,职业培训助推就业创业

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商洛市人社部门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培训范围,强化校企合作,逐渐走出了一条符合商洛市转型发展、产业升级、劳动者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新路子。

一是加强师资建设。健全完善创业师资队伍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和实践并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充实教师数量、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着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面向社会公开聘请一批具有实践创业经验和相应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师资培训,扩充创业培训师资队伍,缓解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目前,商洛市已组织举办创业培训SYB师资培训班4期,人参加了培训,人领取了国家人社部颁发的《职业培训证书》。

二是拓宽培训范围。在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员就业创业培训的同时,人社部门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工作实际,及时出台了《关于实施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意见》,将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妥善做好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和补齐人力资源供给短板的重要举措,以提升化解过剩产能中企业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就业创业培训为重点,以保障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为落脚点,利用各种培训资源,举办针对性、有效性强的技能、创业培训,助推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职业能力重构,促进企业分流人员平稳转岗就业创业。

三是强化校企合作。以陕汽东铭股份有限公司与铜川煤技校合作为试点,充分挖掘商洛市现有企业、技工院校的资源优势,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对接与合作,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可委托技工院校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技工院校也可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问题一: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商洛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数量较多,但培训质量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技术高、新产业、特殊工种的专业,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师资、设备、场所等,培训机构不能及时开设,无法满足劳动者个性化培训需求。

问题二:培训针对性还需进一步增强。在培训中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有脱节现象,重理论轻实训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劳动者参与;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师生互动,培训教师容易忽略学员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不能周全考虑学员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学员培训往往进行统一教学,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问题三:跟踪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各类培训机构大多注重培训前的招生、培训中的授课,而对培训后的效果缺乏跟踪服务和科学指导。比如在电子商务创业过程中,经过培训的学员在淘宝、京东等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平台,但在后期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经营策略不够成熟、营销手段相对滞后等问题,这就急需培训机构后期的跟踪指导服务。

对策建议:

一是围绕市场需求,加强培训与就业有效衔接。坚持把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训意愿为准绳,加强供需对接,突出培训的实效性。深入走访用工单位和企业,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用工需求和岗位要求,广泛开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定向输出、定岗就业的订单式、定岗式培训,形成“培训、就业、保障”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同时建立培训机构退出机制,对多年来培训专业重复、开班次数较少、特色不鲜明、群众不认可、促进就业创业成效不明显的培训机构坚决予以淘汰,广泛引进贴近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群众认可的培训机构,使广大劳动者在技能培训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尽快实现技能就业创业。

二是分类实施培训,稳步提升培训质量。坚持因人施教,注重劳动者个体差异,根据不同行业、专业、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针对劳动者的年龄、文化水平、技能情况等,分类别、分专业、分层次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并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努力满足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对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积极开展创业培训、电子商务培训,通过学习创业理论、设计创业计划、开展创业孵化等途径,帮助他们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并积极为学员提供开业指导、项目论证、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自主创业或联合创业。同时要加强理论培训,更要注重通过师生互动、现场演示、实地操作等实训方式,提高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受训学员的技能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

三是健全服务机制,确保劳动者稳定就业成功创业。加强对各类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不断健全机构开班前备案、开班中检查、开班后跟踪服务的长效机制,对参训学员建立台账,详细记录学员个人情况、培训情况、就业情况等,并定期开展跟踪回访,对其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类整理,及时邀请职业指导师、创业导师等进行答疑解惑,对参训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渗透到今后的教学计划,避免类似问题的反复发生,确保广大劳动者稳定就业、成功创业。(作者系市就业管理局培训科干部)

新闻推荐

中共铜川市委 铜川市人民政府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第六批)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